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明確部署。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進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充分發揮黨內監督利劍和密切聯係群眾紐帶作用。
去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意見》,對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組織領導、工作機製、保障措施等作出明確,回答了“聯什麼”“誰來聯”“怎麼聯”問題。各地不斷完善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更好地發揮巡視巡察的利劍作用。
在山西省委第七輪巡視中,6個巡視組對10個有脫貧任務的市及所轄58個貧困縣、8個省直單位落實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情況穿插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各市縣同步開展巡察。經巡視組統一調度,各個巡視巡察組分級聯動,相對獨立開展工作,通過組長聯席會議,協調一致齊步走。“回頭看”期間,共發現落實整改責任不夠到位、整改實效不足等相關問題565個,向市縣通報移交並督促邊巡邊改整改問題333個。
巡視巡察工作中,上級巡視巡察機構加強對下級巡視巡察工作堅守政治定位情況的了解、指導和督促,防止把巡視巡察變成一般的業務檢查、工作督查,防止代替職能部門的管理監督。為全麵貫徹巡視工作方針、精準落實政治巡視要求,山東省出台“三個清單”,即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市縣巡察工作領導責任清單、省委巡視辦加強市縣巡察工作指導督導責任清單、省委巡視組加強市縣巡察工作指導督導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領導、指導、傳導、督導職責,確保市縣巡察政治定位不變、政治方向不偏、政治效果不減。
統一部署、同步開展、雙向互促,已成為山東省開展巡視巡察的“常規動作”。每輪巡視前,省委巡視辦都根據監督重點和巡視對象製訂聯動工作方案,統籌開展巡視巡察聯動。巡視中,省委巡視組發現涉及市縣巡察對象的問題和線索,直接轉交巡察組深入核實,市縣巡察組則通過走訪基層,及時發現上級有效製度供給不足、監管不力、體製不暢和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提交省委巡視組分析研判,實現了重點問題上下印證、雙向追溯。
各地推動市縣巡察向基層延伸。雲南省委巡視機構通過調研、開展巡察工作專項檢查等方式,指導部分州(市)開展“提級巡察”“交叉巡察”“援助巡察”,形成了碼上巡、背包巡等經驗,著力發現和推動解決了一批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第十一輪巡視中,省委第一巡視組進駐普洱市之初,就與當地巡察機構“混編”,通過上下聯動,在掃除巡察盲點、精準發現問題和本土語言翻譯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打破各區‘一畝三分地’的界限,市委巡視辦把全市巡察力量統籌起來,派往各區打一場整體戰,既是上下聯動,也是各區間橫向深度交叉。”天津市委巡視辦有關負責同誌介紹,該市堅持“以巡視帶巡察,以巡察助巡視”,出台加強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監督工作辦法,破解誰來聯動、何時聯動、怎樣聯動、如何實施等關鍵問題,運用“統配巡”“協作巡”“同步巡”“接力巡”4種方式,通過巡視巡察同向發力提高監督效能。
發現問題是巡視巡察工作的生命線,推動解決問題則是落腳點。各地精準落實政治巡視要求,深化巡視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探索建立整改促進機製、評估機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巡視巡察整改納入日常監督,加強對被巡視巡察單位黨組織落實巡視巡察整改情況的督導檢查,增強巡視巡察整改的外部推力和內生動力。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製定《紀委監委加強巡視巡察整改監督的暫行辦法》,推行村級整改鄉監督、鄉鎮整改縣監督、縣市整改州監督的整改監督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