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紀檢監察機關精心組織黨史學習教育 用好紅色資源 傳承紅色基因
發布時間:2021-03-17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818   字號:

連日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結合實際,充分運用紅色資源,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一處處紅色地標成為現場課堂,讓跨越時空的紅色精神綻放新的時代光芒。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得天獨厚的紅色曆史資源成為當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教材。依托幹部教育學院、研學教育基地、紅色講習所,井岡山市推出了集培訓、參與、體驗為一體的黨史學習教育課。黨員幹部聆聽革命故事、重溫紅色記憶、緬懷革命曆史,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朱德挑糧用的扁擔和籮筐、賀頁朵的入黨誓詞、紅軍用過的識別帶……陳列在江西省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內的一件件珍藏文物,還原出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歲月。“雖然不止一次來到這裏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但每次來內心都深受震撼。”在參觀後,井岡山市紀委監委的一名幹部這樣感慨。

上海市靜安區浙江北路118號,幾處舊裏弄群落中掩映著一幢紅牆三層小樓,這裏是中共三大後中央局機關曆史紀念館。1923年,黨的三大後,中央局機關從廣州遷至上海“三曾裏”辦公,這幢不起眼的小樓由此轉為中央高層領導集體商議黨內外大事的重要辦公場所。

近日,靜安區紀委監委組織青年紀檢監察幹部來到中共三大後中央局機關曆史紀念館,聆聽黨課、演繹戲劇。“沉浸式情景黨課形式新穎、效果直接,讓我們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輩的機智勇敢和理想情懷。”靜安區紀委監委二室幹部梁棟說。

浙江省義烏市紀委監委把黨史學習教育的第一課設在陳望道故居。“無產階級所失的不過是他們的鎖鏈,得到的是全世界。萬國勞動者團結起來嗬!”義烏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的望道展示館互動區裏,市紀委監委幹部在集體朗誦《共產黨宣言》陳望道譯本。這本僅萬餘字的小冊子,影響了無數中國共產黨人。參加活動的紀檢監察幹部趙龍說,走過“信仰之路”“望道講堂”“望道展示館”等參觀點,得以體會風雲激蕩的紅色時代,回顧陳望道堅守信仰的一生。

北京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挖首都紅色資源,傳承黨史中的廉潔基因。該市紀委監委發布2021版《北京廉政教育地圖》,發揮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李大釗故居、香山革命紀念館等28家市級廉政教育基地作用,推動展陳主題全要素融合、承載功能全樣本呈現、基地布局全方位覆蓋,促進全市黨員幹部提高廉潔從政意識,營造社會崇德尚廉氛圍。

黨史中蘊含著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精神密碼和赤誠為民、忘我奉獻的血脈基因。位於甘肅省永昌縣的紅西路軍永昌戰役紀念館內,曆史照片、戰場電報、訪談記錄等珍貴資料文獻以及戰鬥遺址、烈士遺物,再現了西路軍將士“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偉大情懷。據介紹,金昌市紀委監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到這裏重溫西路軍鏖戰永昌的曆史,樹牢信念、鼓舞鬥誌。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陝西省延安市紀委監委製定方案,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突出延安精神教育,組織紀檢監察幹部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革命教育展,在黨的七大會址現場接受對黨忠誠革命傳統教育,將學習感悟轉化為幹事創業、勇擔使命的強大精神動力,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