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四會市紀委監委在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查辦中強化與公安機關協作配合,對有關問題線索雙向移送、共同研判、相互反饋。圖為該市紀委監委專案組與公安幹警共同研判分析案情。劉璐 攝
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指出,要忠實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紮實推進規範化法治化建設。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嚴格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監督執法工作規定,強化紀法意識、紀法思維、紀法素養,提高專業化水平,自覺接受最嚴格的約束和監督。
1 夯實本領能力,提升執紀執法專業素養
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圍繞執紀執法規範要求,以應知應會知識為基礎,以疑難複雜問題為重點,分級分類開展全員培訓,將學習教育常態化、精細化、全覆蓋。
“下麵,我們從法條解讀、實際應用、案例分析三方麵,學習交流政務處分法的有關內容……”這是近日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紀委監委“清風學堂”組織學習交流的一個場景。該區紀委監委堅持每月一課,常態化開展幹部學習培訓。《〈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釋義》出版發行後,區紀委監委將其作為輔導讀物一並學習,深入理解領會政務處分法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和條文內涵。
加強規範化法治化建設,關鍵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隊伍。為更好地適應履職需要,紀檢監察機關有針對性地夯實基本功,在培訓內容設置上更加科學化精細化,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重提高對疑難複雜問題的應變突破能力。去年,廣東省清遠市紀委監委舉辦了2期職務犯罪案件疑難複雜問題專題培訓班,來自市(縣)紀委監委機關、市中級人民法院的6名幹部結合自身經曆、工作實際和實戰體會,就“濫用職權罪認定的疑難問題及調查取證研究”“職務犯罪案件取證程序瑕疵問題”“行受賄犯罪中‘特殊情節’的理解與適用”等專題進行授課。
“身邊的同事用自己辦過的案件作為例子為我們授課,對大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業務難題更直觀、更有啟發意義。”該市紀委監委某業務部門同誌在參訓後說道。比對式學習、案例式討論,幫助他們掌握實情、破解難題、促進工作。
在學中幹、在幹中學,推動以案代訓、強化實戰練兵,雲南省曲靖市紀委監委采取點訓的方式,分期分批抽調相關幹部參加實戰培訓,強化崗位曆練。對缺少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或巡視巡察工作經曆的市縣區紀檢監察幹部,均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點訓參與專項工作,提高全方位實戰能力。
“讓人力流動起來,不僅要在現有崗位上業務精通,還要應對各種崗位的嚴峻考驗。”曲靖市馬龍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譚忠祥表示,紀檢監察幹部工作任務重、崗位調整頻繁,要在最短時間內培養紀法貫通、法法銜接的人才,統籌紀檢監察幹部培養、選拔、任用。在實踐鍛煉中,抽調幹部執紀執法能力有效提高,實戰實訓實幹蔚然成風。
開展全覆蓋培訓,是加強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建設、推進監察職能在基層落實的重要舉措,也是確保規範履職、有效監督的重要方式。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創新方式方法,通過用好網絡線上、製發課程光盤講義、舉辦師資班、加強考核測評等,推動全員培訓向基層延伸,保證應訓盡訓、應學盡學,確保紀法規則貫徹到位。
“按照分類培訓原則,2020年度我們共培訓782人次,涵蓋全區紀檢監察幹部121人,做到全區全係統全員覆蓋。”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2 規範履職程序,製度體係與治理效能配套
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在抓製度上狠下功夫,一方麵嚴格貫徹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和監督執法工作規定,一方麵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完善配套製度措施,通過法治方式和製度體係固化經驗做法,進一步指導實際、推動工作。
江西省玉山縣紀委書記章誌強,是在一線工作了18年的“老紀檢”。隨著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的推進,他的工作也有了不少新變化。“以談話為例,現在必須嚴格依規依紀依法進行。談話前要落實六必知要求,履行嚴格的審批程序,製定嚴密的預案方案;談話時要注意方式方法、時間限製、安全措施;談完後還要做好交接,加強思想跟蹤。”章誌強說。
推進反腐敗工作規範化、法治化,前提是紀檢監察工作自身運行要規範化、法治化。
“落實新工作要求,不能隻靠原來的老經驗,必須強化法治思維和程序意識。”章誌強的轉變,是紀檢監察幹部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的縮影。各地紀檢監察幹部牢固樹立法治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嚴格按照權限、規則、程序開展工作,讓執紀執法精準穩妥有效。
為使查處案件經得起法律的檢驗,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主動對接以審判為中心的證據標準,強化證據意識。在去年辦理肇慶市高要區原國土資源局局長吳福慶違紀違法案時,辦案人員針對線索證據進行了深挖收集和充分研判,利用相關證人證言、書證等證據,形成了相互印證的違紀違法證據鏈,有效地從執行紀律和法律標準的角度開展工作,實現紀法雙施雙守。最終,在當事人拒不交代問題的情況下,高要區紀委監委利用掌握的確切證據,順利地轉接司法程序,司法機關據證立案判刑。
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融入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必須貫通規紀法、銜接紀法罪。
2020年9月,廣東省四會市紀委監委收到某涉黃經營場所負責人涉嫌向多名公職人員輸送利益的問題線索後,成立專案組對問題展開調查,對相關公職人員進行審查調查並給予黨紀政務處分。在查辦案件的同時實行移送機製,將調查發現的被調查對象涉嫌組織賣淫違法犯罪問題和涉嫌行賄受賄職務違法犯罪問題分別移交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處理。在該案的查辦過程中,紀檢監察機關與公安機關辦案人員共同參與詢問、訊問,相互移交工作材料和關鍵信息,固定證據資料。同時商請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對案件性質、辦案程序、證據標準等進行把關。在該案件辦理中,監察機關和司法機關對涉嫌違紀、職務違法、刑事犯罪等問題一體審查調查,使案件在證據鏈上得以相互印證,形成了紀法監督閉環。
為進一步推進法法銜接工作規範化、法治化,國家監委與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和完善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製的意見(試行)》,從管轄、證據、留置與刑事強製措施、移送起訴、審查起訴等方麵進一步規範法法銜接關係,促進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執法部門在辦理職務犯罪案件中的互相配合、互相製約,健全銜接順暢、權威高效的工作機製。
“現在請公安機關協助執行,有一整套機製保障。”已在紀檢監察機關工作20多年的雲南省紀委監委第十六審查調查室主任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