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聚焦迎檢作假 劍指驗收虛功 嚴明紀律保脫貧結果真實
發布時間:2020-12-03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732   字號:

因在景觀遊步道、產業發展基礎道路等扶貧工程中履職不力,四川省華鎣市明月鎮竹河村村委會主任江乾良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作為當地扶貧項目的現場負責人,江乾良明知公路強度不夠、水泥標號不達標,卻隻是口頭叮囑施工方進行整改,在驗收考核時敷衍應付,導致本能夠惠及7000餘名群眾的民生工程淪為“涼心”工程。


近日,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但從近期各地通報來看,在此前脫貧驗收中,弄虛作假、把關不嚴等問題仍然存在,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不容忽視。


有的在驗收工作中不嚴不細、走馬觀花,導致不符合標準的工程項目通過審核。比如,遼寧省彰武縣水利局在對該縣飲用水安全工程進行驗收時,僅依據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結果,即作出飲水安全100%合格的結論,並形成《貧困縣退出安全飲水情況自評報告》。


有的為了應付驗收檢查,在上報數據時憑空捏造、弄虛作假。比如,貴州省岑鞏縣原副縣長、生態移民局局長陳躍在負責脫貧攻堅易地搬遷工作中,明知實際搬遷戶和搬遷人數隻占總計劃的24.24%和26.17%,在上報數據時仍要求職能部門按住房主體建設完成率100%上報。


還有的在執行驗收審核政策時變形走樣,甚至通過編造成果的方式來通過驗收。比如,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三官廟鎮黨委原書記劉曉峰在當地督促檢查易地扶貧搬遷舊宅基地騰退工作時,授意采取置換他人舊房的方法完成拆除任務,致使該村11戶搬遷戶通過置換或者購買他人房屋的形式,弄虛作假、頂替拆除,舊宅基地騰退不徹底。


此外,有基層幹部反映,脫貧驗收考核內容過於複雜、形式要求多,繁雜的資料表格、數據台賬讓扶貧幹部疲於應付,“材料脫貧”問題有抬頭之勢。


一些黨員幹部之所以在脫貧驗收中弄虛作假,究其根源在於政績觀錯位。麵對艱巨繁重的脫貧任務,平時不願真抓實幹、工作浮於表麵,到了考核驗收的關頭,又想通過編造數據、設計迎檢路線等方式蒙混過關。


“思想認識不夠,對易地扶貧搬遷入住工作的緊迫性、艱巨性認識不足,發現工程建設出現滯後情況後,沒能及時找到有效辦法突破瓶頸……”接受審查調查期間,陳躍就自己推動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不力的主要原因進行了檢討,最終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被免去副縣長、生態移民局局長職務。


另一方麵,少數上級部門在脫貧驗收時不深入實際了解困難群眾真實情況,而是習慣於翻材料、看展板、聽彙報,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基層的數字脫貧、材料脫貧歪風。更有甚者,明知走的是“經典路線”,看的是“虛假盆景”,仍將臨時搭建的場景、虛報編造的數字當成實際工作成果予以驗收通過。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明確要求,精準施治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今年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堅決防止和糾治鬆勁懈怠、弄虛作假等問題,確保脫貧攻堅真實可靠、夠格達標。截至目前,已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25萬餘個,處理35萬餘人。


整治脫貧驗收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既要嚴肅查處,還需改進考核方式,力求少做虛功、減輕基層負擔。脫貧攻堅成果來之不易,啃下這塊硬骨頭後,馬上麵臨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新任務、新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要繼續做好對脫貧攻堅後續政策措施落實的監督,嚴肅整治弄虛作假、鬆勁懈怠等問題,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堅強保障。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