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廣東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人民至上鐵腕“懲腐打傘”
發布時間:2020-11-20  來源:南粵清風網  瀏覽次數:781   字號: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至2020年10月,廣東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729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749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172人——


“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趕上了盛世咱享太平……”初冬的晚霞映照在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上坪公園,一曲《好日子》唱響後,村民們歡快地跳起廣場舞。


如歌詞一般,如今的上坪村村民過上了好日子。可在前些年,以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梁義章為首的黑惡勢力在村裏橫行霸道,村民深受其害、叫苦不已。省委巡視組巡視發現問題後,紀檢監察機關在有關部門密切配合下,一舉打掉並連根拔起這個涉黑涉惡團夥及其背後的“保護傘”,涉案人員達73人、涉案金額達1.9億元。這個曾經飽受黑惡團夥殘害的村子,終於迎來了“好日子”。


 這是廣東紀檢監察機關“懲腐打傘”取得的戰果之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掃黑除惡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人民至上、鐵腕“懲腐打傘”。截至2020年10月,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7299人,其中廳級幹部11人、處級幹部20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749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172人,推動基層政治生態持續淨化,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勇擔職責使命,壓實政治責任


2018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拉開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序幕。


廣東紀檢監察機關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鬥爭、基層“拍蠅”緊密結合,聚焦主責主業,全力打“傘”破“網”。省紀委常委會先後18次專題研究部署掃黑除惡工作,製發省紀委監委關於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的實施意見等12項製度和具體工作措施。省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先後到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開展調研,深入74個縣(市、區)實地督導,對“懲腐打傘”工作作出80次具體批示。


在省紀委監委的督促帶動下,各地級以上市紀委監委主動扛起“懲腐打傘”政治責任。針對個別地市紀委監委落實掃黑除惡責任不力等問題,省紀委監委采取督導考核、約談提醒等方式,層層傳導工作壓力,努力解決“上熱下冷”問題。同時,對掃黑除惡失職失責的市縣黨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按照監督執紀“七個看”和問責“六字訣”要求,進行嚴肅追責問責。截至2020年10月,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追責問責掃黑除惡工作推動不力、失職失責的公職人員1530人,其中處級幹部30人。2019年1月,雲浮市紀委監委對打擊盜采河砂亂象失職失責的市水務局副局長陳汝平等11名黨員幹部進行問責處理。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政治任務,必須嚴明政治紀律、壓實政治責任。”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深挖問題線索,全力打“傘”破“網”


2019年初,一封反映丘柏良團夥黑惡行徑的實名舉報材料擺到清遠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的案頭。翻看舉報材料,受害人梁某彬被該團夥故意報複砍傷右腳,數年來四處上訪維權,施暴者卻一直逍遙法外。在省紀委監委的指導下,清遠市紀委監委聯合有關部門成立專案組,迅速開展核查,深挖問題線索,以雷霆萬鈞之勢打掉了盤踞在佛岡縣作惡多年的丘柏良黑惡勢力犯罪團夥及其“保護傘”。截至2020年10月,此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77人,立案查處“保護傘”22人,凍結資金約2億元。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廣東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巡察監督同向發力,全麵開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大起底、大排查,持續滾動摸排問題線索。截至2020年10月,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15116件,已辦結14570件,辦結率96.4%。其中,省委三輪巡視共發現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25件,涉及廳(局)級幹部10人、處級幹部7人、科級以下幹部13人。 


針對有的“保護傘”官位高、後台硬,個別基層辦案單位存在不敢、不會、不想辦案等問題,省紀委監委明確重大典型案件都要有領導包、有專班查的要求,實行包案直查督辦,集中全力突破大“傘”深“網”。省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結合蹲點調研,督導聯係地區“懲腐打傘”工作,各監督檢查室和審查調查室也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包案直查督辦。其中省紀委監委有關領導包案查辦的深圳陳永森涉黑組織,共挖出27名涉黑涉惡腐敗和充當“保護傘”的公職人員。


“對幹擾阻力大、涉及幹部多的重大案件,由省紀委監委牽頭,組建跨地區跨部門的聯合專案組,交叉審查重要涉案人。”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如在查辦肇慶陳澤湖涉黑案中,專門組建由省紀委監委牽頭,肇慶、珠海市紀委監委和公安機關參與的聯合專案組,並將重要涉案人員進行異地留置、異地審查、異地羈押、異地偵查,查實肇慶端州區公安分局原局長李少鋒等人充當“保護傘”問題。


攥指成拳,協同辦案。省紀委監委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機製作用,會同省公安廳建立協同辦案工作機製。截至2020年10月,全省各級紀委監委共收到公安機關移交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1790件,循線深挖出“保護傘”1590人。如廣州市紀委監委在查辦白雲區太和鎮園夏村原黨支部書記劉杜棋涉黑案件中,與公安機關組成聯合辦案組,通過交叉審訊、聯合審訊等方式深挖徹查,共挖出14起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


順瓜摸藤、倒序辦案。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先查處充當“保護傘”的領導幹部,再倒查與其有勾聯的涉黑涉惡人員,從而成功打掉了一批群眾多年舉報但無從下手、長期想打但屢遭幹擾的黑惡分子。如省紀委監委通過查處原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執法監察局局長李師,打掉了盤踞在佛山、肇慶等地非法采石的多個涉黑涉惡團夥。


       堅持打建結合,強化以案促改 


“現在我們村的農貿市場衛生搞得很好,價格也公道了,我再也不用山長水遠坐車去其他地方買肉了。”說這話的,是江門市新會區沙堆鎮梅閣村村民陳伯。陳伯口中的這個農貿市場,在2年前被涉黑犯罪團夥壟斷後,豬肉價格比新會中心城區市場貴了兩三元,有的村民為了買到正常價格的肉,寧願乘坐公交車去鄰近的鎮村買。


黑惡不除,百姓難安。新會區紀委監委聯合有關部門,成功將盤踞在梅閣村周邊的以蔣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