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同誌’二字很受觸動,感覺到組織並沒有拋棄我。”浙江省常山縣委原副書記、縣委政法委原書記王某某接受組織審查調查時的這句話,說出了很多被審查調查對象的心聲。
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實踐中,無論是著眼“治未病”,在日常監督檢查中通過情感交流、思想動員、警示教育等方式廣泛開展談心談話,還是立足教育挽救,在審查調查中始終以同誌相稱,從學習黨章入手使犯錯誤幹部真心悔過,一聲聲“同誌”的背後是紀檢監察工作方式和理念的轉變。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力推動了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政治機關就得政治前置才對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毛澤東同誌曾深刻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的保證,它們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統帥,是靈魂。隻要我們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鬆,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就一定會走到邪路上去。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政治機關,紀檢監察幹部作為政治工作者,必須用好這一履職法寶。這既是做好紀檢監察工作的內在要求,也是強化政治意識和提高政治站位的具體體現。
大量案例表明,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感化犯錯誤同誌,不僅能有效提升監督執紀問責的效率,也能幫助犯錯誤同誌找回“走丟”的初心,認識錯誤,真心悔過。然而現實中,有的紀檢監察幹部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務虛的,耗時耗力見效慢,於是不屑一用;有的“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工作中還是習慣運用查辦案件的硬手段,疏於思想政治工作的軟措施,隻想著“撬開嘴、拿證據”,來回就是“收錢了沒有”“多少錢”“錢藏哪去了”幾句話;有的自己思想政治不過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對此,紀檢監察幹部既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覺悟,始終把思想政治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也要加強政治學習、提高政治能力,旗幟鮮明講政治。必須清醒認識到,政治學習也是業務學習,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深度、厚度。隻有自己懂政治,才會講好政治;隻有把政治講實講活,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與親和力,才能令人信服,把業務工作做好。
近年來,各地普遍在審查調查中設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組織紀檢監察幹部集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紀法知識,既提高思想認識,也增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業務能力。廣東省紀委監委某專案組同誌介紹,針對被審查調查對象初期心理落差明顯、對抗情緒較強等特點,他們堅持以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作為談話開篇,通過講黨的性質和宗旨,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精髓,觸動其靈魂深處,讓其明白昔日的待遇和榮譽都是黨給予的,離開了黨組織,就像魚兒離開水一樣,將一事無成,促使在思想上發生積極轉變。實踐證明,隻有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紀檢監察幹部才能保持政治定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言之在理、言之有物,堅決同危害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言行作鬥爭,從思想上清除錯誤觀念,在政治上保證方向正確。
有用招數需得全程使用才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總則中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監督執紀全過程,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注重教育轉化”。按照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要求,不論是日常監督、談話函詢、提醒誡勉,還是審查調查、審理談話、回訪教育,都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用武之地,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這把鹽精準地溶解到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
從當前實踐看,紀檢監察幹部越來越重視在審查調查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將之作為案件突破的重要武器,但對其他環節的思想政治工作卻著力不多。有的認為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輕微,一點小事不值得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的對受到前三種形態處理的黨員幹部“一處了之”,或者認為黨員幹部移送司法機關後就與己無關了,不去跟蹤、鞏固效果;有的問責幹部隻顧“打板子”,不顧思想疏導,任由被問責幹部滿腹怨言、破罐破摔;有的隻想著拔除“爛樹”,眼中沒有“森林”,思想政治工作隻局限在犯錯誤的黨員幹部身上。
解決好這些問題,既需要糾正思想認識上的偏差,也需要將思想政治工作這個有用招數貫穿到紀檢監察工作每個環節,提升工作實效。譬如今年疫情防控監督工作中,湖北、天津等地紀檢監察機關對一些因責任落實不到位受到處理處分的幹部,有針對性地實行“跟進式”教育管理和“回訪式”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放下思想包袱,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繼續堅守崗位,發揮了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的作用。還有不少地方在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製度化規範化運作上下功夫,建立完善“同誌式”談心談話、常態化回訪教育、受處分黨員幹部教育幫帶等製度,將思想政治工作落實情況作為評估監督執紀效果的重要依據。如河南省許昌市紀委監委把被審查調查對象的家屬、親友、證人或同案人等一並納入思想政治工作範疇,發動被審查調查對象所在黨組織負責人、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人等協助做好相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時把思想政治工作向公訴和審判環節延伸,有效擴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麵,為紮實做好審查調查“後半篇文章”提供了有力支撐。
治病救人還得讓人感念才行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思想政治工作是黨性與人性結合、事理與情理交融的綜合性說服工作,重在轉化人、挽救人,講究藝術性、技巧性。紀檢監察機關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去感化犯錯誤的黨員幹部,體現的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一貫原則。隻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誠相待、以心換心,才能把相關的政策法規講深講透,讓其知錯改錯、心服口服。
實踐中,個別紀檢監察幹部與犯錯誤同誌談話時不注意方式方法,甚至口大氣粗、頤指氣使、以勢壓人,表麵看好像是體現嚴的要求,其實綜合效果並不佳;有的紀檢監察幹部“正義感爆棚”,把所有犯錯誤的黨員幹部都當作罪大惡極的犯人審,忽略基本的人文關懷;有的基層紀檢監察幹部做思想政治工作浮於表麵,對談話對象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心中無數,認為隻要把上級精神原封不動灌下去,把該走的程序走完就算交了差,致使犯錯誤的黨員幹部“口服心不服”,寫的懺悔錄或檢討書要麼空洞無物,要麼自我反省不足、查找內因不夠,甚至把悔過變成諉過,缺乏警示教育價值。
順利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關鍵在於談話者與談話對象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真誠坦率的溝通關係,這就要求在人格和身份上平等相待,帶著對同誌的感情和“拉一把”的心態,有溫度地去執紀執法,讓黨員幹部明白組織談話不是跟個人過不去,而是對自己的嚴管厚愛。陝西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專門的談話室開展“同誌式”談話,在室內布置上體現平等,營造莊重、溫馨的談話氛圍,有效解決了過去因標準談話室過於嚴肅給談話對象造成心理負擔的問題。而就算是因違紀違法涉嫌犯罪被立案審查調查的黨員幹部,在定罪之前還是同誌,不能搞成對立的敵我關係,應克服“審”的思想,多用“談”的辦法,以軟克硬,以柔克剛,從感情上拉近距離,讓其充分認識到組織是在懸崖邊拉他,而不是往火坑裏推他。
要求被審查調查對象寫出懺悔書,是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審查調查工作的一個重要特色,是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的一個重要體現。如果談話人員講的理在點子上、說的法關係其切身利害、指的路讓其看到了希望,那麼被審查調查對象受到感召,敞開心扉也隻是遲早的事。反之,則可能出現以檢討、悔過、懺悔為名,變相自我表揚、發泄不滿、博取同情、逃避追責等情形。對此,貴州省紀委監委在《關於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規範開展審查調查對象檢討悔過懺悔引導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紮實做好思想教育感化工作,督促審查調查對象向組織、國家、人民檢討、悔過、懺悔,導人向善。
在日常生活、醫療保障、特殊需要上對犯錯誤同誌予以細致的人文關懷,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製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同誌式”談話工作導引》,要求談話人員抓住對象的關切點、擔憂點,從個人前途、子女成長、父母願望、家庭幸福、社會聲譽等方麵入手,運用政策合理回應個人訴求,幫助他們打消思想顧慮,以組織的真誠教育挽救之心讓思想教育更有力。
一把鑰匙仍得開一把鎖才可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是幫助犯錯誤同誌解開思想疙瘩、洗滌靈魂汙垢、找回初心使命,促使其配合組織講清問題;“萬變”則是尊重個體差異,因人而異,精準施策,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精準度,不能抱有“跟著感覺走”“例行公事”的想法。談話前要確保“足夠用”,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對象的成長經曆、家庭狀況、工作表現、人際關係等信息,重點找出痼疾難除的缺點、內心柔軟的淚點、犯錯跌倒的痛點、人生耀眼的亮點,作出比較精準的思想“畫像”和政治“畫像”,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製定談話方案,列出談話提綱。河南省三門峽市紀委監委出台的《“走讀式”談話心理疏導和思想減壓工作指引》明確,對一般違紀人員側重於警示教育,通過宣講黨紀黨規,幫助其築牢思想道德防線;對涉嫌嚴重違紀人員,重點宣講政策,講清利害關係,解除思想包袱;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人員,重點講解法律法規,喚醒黨性意識和法治意識,打消僥幸心理,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既敲打震懾,又釋壓減壓。
當然,有了方案預案也不等於刻舟求劍、按部就班。在趨利避害心理的支配下,犯錯誤者可能會不同程度出現逃避、恐慌、戒備、畏罪、僥幸、對抗等心理。紀檢監察幹部應善於察言觀色,抓準對象的心理動態,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權。即使是對同一個犯錯誤同誌,也應根據談話進程把握節奏,適時變換策略,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如在其沉默不語時耐心疏導,過激衝動時勸其冷靜,悲觀沉淪時振奮勉勵,僥幸逃避時當頭棒喝,等等。如北京市朝陽區紀委監委在與某單位黨支部書記、經理鄭某因涉嫌濫發津補貼獎金等問題談話時,一開始鄭某的態度很強硬,認為自己做的都是“慣例”。辦案人員就從企業發展、員工感受、企業負責人的責任出發,對他的難處感同身受,而不是大道理地硬性說教,不隻告訴他為什麼是錯的,還告訴他怎樣做才是對的。在6次促膝長談後,鄭某說:“確實從思想深處有了一個轉變,對黨性、對企業、對責任,找回了自己的初心。現在我幹勁兒十足!”
歸根結底,在監督執紀審查過程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讓黨員幹部在思想上認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認同全麵從嚴治黨要求、認同反腐敗工作,努力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永恒課題持續實踐,將“同誌式”“幫助式”理念融進監督執紀問責全過程,必將為我們黨團結更多同誌,大大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畫出全麵從嚴治黨的最大同心圓。
【詞辨】什麼是同誌?
同誌,即誌同道合之人,《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是“為共同的理想、事業而奮鬥的人”。
黨內互稱同誌,是黨中央對黨員在黨內政治生活的一貫要求和重要政治規矩。中共一大通過的黨綱奠定了黨內互稱同誌的基礎;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明確規定“堅持黨內民主平等的同誌關係,黨內一律稱同誌”。
紀律審查的對象都是黨員,監察調查的對象也多具有黨員身份。未作出處分之前,被審查調查對象是犯錯誤的同誌,仍要以同誌相稱,需要通過做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深刻反省、認識錯誤、交代問題。而黨員自被決定或批準開除黨籍之日起,在黨內就不能再以同誌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