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代表委員與紀檢監察幹部共議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讓產業鏈有效轉起來
發布時間:2020-05-2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710   字號:

讓經濟暢通運轉,產業鏈供應鏈是重要支撐。今年全國兩會,“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如何一手抓實疫情防控,一手推進複工複產?紀檢監察機關應當怎樣發揮作用?記者采訪了部分代表委員和紀檢監察幹部。


記者:我國已深入融入全球產業鏈當中,麵對疫情,您認為我們在產業鏈上下遊遇到了哪些問題?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有何意義?


曹誌強(全國人大代表、華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疫情對於全球的供應鏈產業鏈造成巨大影響,我國已經深入融入全球產業鏈當中,不可避免受到衝擊。以鋼鐵製造業為例,目前全球鋼鐵消費需求下滑,但鐵礦石等礦產資源價格仍然保持高位。鋼鐵產業鏈各環節利益分配不均衡,將對我國鋼鐵行業穩定運行和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挑戰。當前,迫切需要企業積極主動作為,化危為機,在充分挖掘國內資源潛力的同時,堅定實施“走出去”戰略,開展國際化經營布局,維護產業鏈安全穩定運行,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


朱曉進(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江蘇省委主委):守住產業鏈供應鏈,就是守住經濟生命線。我國長期以來在全產業鏈的一些環節上對外依賴嚴重,以及對技術研發的係統化意識不強,出現產業鏈上遊、下遊的發展相互脫節,低端和高端的產品研發相互脫節等問題,造成複工易、複產難的尷尬局麵。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不僅是應對風險挑戰的關鍵之舉,更是著眼長遠,贏得發展主動權的重要手段。隻有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才能確保我國社會平穩運行,才能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溫樹忠(東風公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國家監委駐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監察專員):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意義重大。一輛汽車2萬多個獨立零部件,一個零部件缺失就會造成汽車無法生產。處於我國疫情中心的東風公司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有序恢複生產生活,千方百計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東風公司複工複產,帶動了湖北省1928家一級供應商、700多家經銷網點,22萬多名就業人員複工複產,發揮了對上下遊其他企業的帶動引領作用,有效推動了經濟企穩。


記者:疫情發生後,不少企業遭遇了供應鏈擠壓和市場需求萎縮的雙重衝擊,對此我們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我國供應鏈產業鏈整體情況如何?


曹誌強:華菱鋼鐵上遊供應鏈企業上千家,下遊為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約300家提供產品和服務。疫情對企業和其上下遊產業鏈供應鏈造成巨大衝擊。我們重新審視本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方麵摸索出了一套“華菱方案”:以消除要素製約為切入點,推進產業鏈全麵恢複和暢通;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推進基礎產業鏈再造;以加強科技創新為重點,推進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產業鏈調整優化;以構建雙循環鏈為目標,推進全球產業鏈合作。


郭開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工信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從工信部來說,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複工複產,都承擔有特殊而重大的使命。工信部將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複工複產作為工作重點,牽頭組建了多部門參加的產業鏈協同複工複產工作專班,加強跨部門、跨地區的協調聯動,解決龍頭企業及其核心配套企業在複工複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打通難點、堵點,讓產業鏈有效“轉”起來。作為駐工信部紀檢監察組,我們把監督推動駐在部門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當前踐行“兩個維護”最重要最突出的任務來抓,堅決做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裏、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裏。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效果正在顯現。


祝榮亮(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產業鏈供應鏈是一個循環體係,這方麵的監督要有全局意識,以整體視角統籌開展。三明市紀委監委以常項監督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協同配套,創新“八個查看”做法,推動複工複產跑出“加速度”。截至4月底,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上商貿企業複工率均達100%。以立項監督促進政策鏈服務鏈落地落實,對中央和省、市出台的減稅降費、幫扶中小企業等政策措施逐個立項,精準靶向開展監督,推動減少用電成本1.25億元、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2050萬元。以專項監督促進操作鏈責任鏈壓緊壓實,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和專項巡察,督促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落實屬地責任、主體責任。


記者:全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紀檢監察機關如何圍繞關鍵環節加強監督,推動解決堵點斷點問題?


郭開朗:一方麵,立足“監督的再監督”定位,在監督保障執行上精準發力。第一時間派出監督檢查組,深入福建、天津、河北等省市,實地了解相關企業物資生產供應情況。對發現的原材料和設備供應不足、醫用防護服標準、生產和使用有待完善等問題,及時向工信部黨組提出6條建議。另一方麵,著眼“兩個責任”貫通協同,在促進完善發展上主動作為。全程參加工信部黨組會議,多次和苗圩同誌直接交換意見,先後10多次找工信部規劃司、原材料工業司等疫情防控相關司局和部屬單位負責人談話,就應急醫療物資保障、企業複工複產等相關工作麵對麵提出建議、點對點壓實責任。


溫樹忠:一是迅速行動。疫情發生後,東風公司紀委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監督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部署監督保障工作方案,明確加強對複工複產、供應鏈保障等重點工作的監督。疫情好轉之後,立即督促各單位妥善製定複工預案,建立幫扶產業鏈企業的工作方案,與公司黨委複工複產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同步協助保障好供應鏈複工複產,穩妥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及生產經營相關工作。二是主動作為。東風公司紀委主動加強與公司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溝通,及時了解供應商、經銷商複工複產情況。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收集、跟進、解決供應鏈複工複產中存在的困難,積極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提供疫情防控物資,與政府協作為供應商複工提供助力。


祝榮亮:在這方麵,我們緊盯重點產業、龍頭企業產業鏈和供應鏈問題,采取打通“堵點”補上“斷點”消除“卡點”的方式,督促提升全產業鏈複工率。結合市級“訪企業、解難題、促六穩”專項行動,向12個縣(市、區)派出督導組,督促相關職能部門黨委(黨組)書記扛起“第一責任人”責任,推動建立“金融服務、交通物流、線上對接、‘手拉手’”四大協作平台,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用工、防疫物資等難題452個,三明市的有關做法成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的典型案例。


記者: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不僅是當務之急,更是著眼長遠、贏得發展主動權的重要手段。未來如何進一步持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升級?


朱曉進:首先,要增強“全產業鏈”的係統意識。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各企業間要增強協同性,研發機構要打通與企業的壁壘。新建企業和企業轉型要瞄準全產業鏈中的空缺環節和發展短腿,低端與高端環節相互勾連,確保各環節的關鍵技術都牢牢掌握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次,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醞釀之年,要根據全產業鏈發展需要,重新謀劃“十四五”時期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定位和規劃布局,加大研發投入,著力補齊全產鏈技術研究領域的短板。把智能製造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著力點,不斷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再次,要加大對全產業鏈人才的培養,破解我國在生產技術領域技術工藝水平的不足,扭轉在產業鏈部分生產環節上工藝技術落後的局麵。


曹誌強:一是建議國家進一步完善企業海外投資支撐體係和保障體係。在逆全球化思想抬頭的形勢下,堅持擴大改革開放,堅定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通過直接投資、並購、參股等方式在海外建立資源基地,鞏固和提升資源保障能力。二是建議出台規範和促進廢鋼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廢鋼的產業政策、稅收政策、產品標準、進出口管理等方麵進一步明確和優化,以減少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