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日前,江西上饒火車站工作人員為進站旅客測量體溫。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隨著返程客流增長,各地火車站進一步加強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根據車次信息優化旅客候車區域、減少人員聚集,同時細致做好進出站旅客體溫檢測、健康信息登記和防疫宣傳等工作,保障旅客安全有序出行。
元宵節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開始複工複產,大規模的返程人員流動為各人口輸出輸入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新考驗。隨著返程客流的增加,承擔著北京南站、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北站等始發的京滬、京廣、京九、京張等方向各次列車臥具等洗滌任務的北京客運段洗滌車間更顯忙碌。
2月14日16時30分,洗滌車間工作人員準時對臥具洗滌、熨平操作區進行當天的第三次消殺作業。據介紹,洗滌車間對臥具的消洗流程進行了調整,特別增加了臥具清點前的消毒和操作區域消毒,並將冷水洗滌改為高溫洗滌。目前,一套臥具的洗滌將經過清點前消毒、90攝氏度高溫洗滌消毒、消毒劑消毒和175攝氏度的高溫熨燙等4道消毒程序,最大限度減少返程運輸疫情傳播風險。
針對返程人員增加的現實,各地緊盯返程運輸、交通樞紐、公共交通工具、人員密集場所等關鍵環節、重點區域,采取全麵測溫、嚴格消殺、有序複工、控製流量等針對性措施,有的放矢、精準施策,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返程運輸疫情防控是各地防止疫情輸入的關鍵一環。在各地火車站、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站,全麵測量旅客體溫工作正在繼續進行。為進一步阻斷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渠道,杭州市加強入杭鐵路站點通道防疫工作,重點在杭州東站、杭州站等7個高鐵站建立防疫檢查點,實行24小時檢查,對所有出站旅客開展測溫工作。各地鐵路部門還在列車運行途中隨時進行測溫,動態掌握旅客發熱情況。
“適當減少部分航班熱食配備,停止機上毛毯配送……”全國各大機場對進出港旅客實施全麵測溫的同時,各大航空公司也加強航前航後消毒,簡化機上服務流程,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對於選擇自駕返程的人員,長三角地區交通部門堅持“逢車必檢、逢人必檢”,同時增加測溫點,縮短車輛等待時間。
為實現有序複工,主要人口流入地區明確企業複工複產條件、加強對返程流入人員排查管理。廣州市發布通知,要求企業在複工複產時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落實檢疫查驗、健康保護和安全生產措施。經所在區組織核實,符合防控機製、員工排查、設施物資、內部管理、宣傳教育等條件的,方可複工複產。該市明確提出,企業要準備必需的紅外體溫檢測儀、消毒水、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資,落實隔離場所。上海市組織研究智能數據賦能重點人群疫情防控、疫情預警預測模型建立和企業複工人員網上申報APP的開發,與“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緊密結合,簡化信息填報要求,暢通數據的收集路徑。同時,該市對企業複工、建築工地複工等情況進行實地查看,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複工複產後,上班族通勤過程中疫情防控風險控製是各地麵臨的現實課題。乘坐地鐵是“一線城市”上班族的主要通勤方式之一。目前,北京市內軌道交通全路網實現“測溫”進站。“列車在上線運營前、回庫後均對車廂進行消毒。車站出入口、手扶梯、自助機具、公共衛生間等公共區域和設備設施每日消毒三次,車站安檢設備每小時消毒一次。”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容軍表示,地鐵列車上線運行期間,車廂按最大通風量進行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暢通。同時,增加疏導人員,控製進站速度、站內人員密度和車輛滿載率,讓市民對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有信心。
作為珠三角地區返程務工主要目的地之一的深圳市,進一步強化公交行業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公交企業對所有返深員工及家屬進行全麵排查,登記造冊,如實記錄有關情況,並嚴格執行隔離觀察規定。“如因企業監管不到位,駕駛員違反疫情防控相關工作規定,給疫情防控帶來風險的,將依法依規對其嚴肅查處。”
人員密集場所疫情傳染、擴散可能性高、風險大。為控製人員聚集、降低疫情傳播擴散風險,在此前禁止餐飲服務經營者和個人組織、承辦各類群體性聚餐活動基礎上,各地疫情防控措施再次升級。“經統計,全市7個縣(市、區)連續7天以上無新增病例。”2月15日下午,溫州市第十七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該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號召廣大市民繼續積極配合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盡量避免到人群集聚的公共場所,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同一天,濟南市舉行的第五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介紹,該市強化專業指導,印發《濟南市人員密集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等,為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單位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專業指導,對人員排查、健康監測、消毒清潔、健康教育和物資保障等提出了明確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