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係,強化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作出重要部署,強調必須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麵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係,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製機製,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
“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製機製”,是四中全會作出的最新表述,從製度建設層麵對反腐敗作出頂層設計和部署要求,對於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係、強化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也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堅定政治立場。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我們黨始終把反腐敗作為嚴肅政治鬥爭擺在突出位置,緊緊抓住不放,通過客觀分析不同階段形勢變化,持續深化對反腐敗規律的認識把握,正確處理治標和治本、懲治和預防的關係,審時度勢科學製定反腐敗鬥爭方略,不斷發展和完善反腐敗鬥爭的體製機製。
懲是為了治,治標更要治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堅持一手抓改革發展、一手抓反腐敗鬥爭,在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同時,始終沒有放鬆懲治腐敗這一手,反腐敗鬥爭不斷深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麵從嚴治黨,全麵加大管黨治黨力度,以堅如磐石的決心和堅韌不拔的意誌,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擔當,集中削減腐敗存量,堅決遏製腐敗增量,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為深化標本兼治夯實基礎。
在與腐敗進行堅決鬥爭過程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鬥爭方略逐步形成和發展。201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製、不能腐的防範機製、不易腐的保障機製”。一年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力度,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製”。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製”。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成績時指出,“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紮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報告進一步強調,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必須“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紮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2019年1月,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個有機整體,不是三個階段的劃分,也不是三個環節的割裂。要深化標本兼治,用好治標利器,夯實治本基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會工作報告係統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來紀檢監察工作的認識和體會,其中重要一條就是,始終肩負起推進反腐敗鬥爭的重大任務,堅持標本兼治、固本培元,“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製”。
從最初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到“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製”“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再到十九屆四中全會“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製機製”,表述的變化,體現了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統一,順應了新時代反腐敗鬥爭的實踐要求,反映了反腐敗鬥爭方略和體製機製的與時俱進。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個有機整體,要打通三者內在聯係、一體推進,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大判斷是從曆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得出的科學結論,揭示了標本兼治的反腐敗基本規律,理清了三者的邏輯關係,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考和明確的實踐要求。
在標本兼治的反腐敗鬥爭方略中,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者承擔不同職責,發揮不同功能。不敢腐,側重於懲治和震懾,讓意欲腐敗者在帶電的高壓線麵前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腐,側重於製約和監督,讓膽敢腐敗者在嚴密的製度和強有力的日常監督中無機可乘;不想腐,側重於教育和引導,著眼於產生問題的深層原因,讓人從思想源頭上消除貪腐之念。三者貫穿著道德、紀律、法律、製度等要求,辯證統一、交互作用、相輔相成,要有機貫通,一體推進。實踐中,要把握好治標與治本的關係,堅持一手懲、一手治,以堅強有力的治標行動為治本創造條件,以科學周密的治本舉措鞏固治標成果、根除病源,堅持久久為功、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不斷積累工作成果。
黨的十九大以來,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蹄疾步穩,成效逐漸顯現。國家監察體製改革持續推進,紀委監委合署辦公,充分發揮新體製的治理效能,“打虎”“拍蠅”“獵狐”多管齊下,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不敢腐的震懾效應充分顯現,不能腐的籠子更加緊密,不想腐的堤壩初步構築,標本兼治綜合效應更加凸顯。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中,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人次同比明顯增長。其中,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85.4萬人次,占總人次的68.4%,人數和占比均高於去年同期,真正做到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實踐證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個科學思路、有效方法,必須體現和落實到正風肅紀反腐的全過程、各方麵,在工作中堅持好發展好。
成功經驗隻有上升為製度才能管長遠,有效機製隻有構建成體係才能長效化。“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製機製”,為新時代反腐敗鬥爭提供了重要遵循。要認真貫徹落實四中全會《決定》重要部署,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鬥爭,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堅決斬斷“圍獵”和甘於被“圍獵”的利益鏈,堅決破除權錢交易的關係網,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形成持續強大震懾,強化不敢腐的氛圍。深化標本兼治,推動審批監管、執法司法、工程建設、資源開發、金融信貸、公共資源交易、公共財政支出等重點領域監督機製改革和製度建設,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促進反腐敗國際合作,通過改革和製度創新壓縮腐敗生存空間和滋生土壤,形成不能腐的體製機製。加強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形成長效機製,堅持不懈錘煉黨員、幹部忠誠幹淨擔當的政治品格,築牢不想腐的思想基礎。要加強統一領導、落實“兩個責任”,促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貫通,做到統籌協調,將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抓具體抓深入,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