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廉大義》以曆史朝代為綱,以人物故事為目,收錄了上至東晉,下迄清代的曆史上對梅州治理教化有重大影響或貢獻的入梅名賢廉吏、忠義之士,梅州本地出生、學優入仕而報國愛民的38名忠廉賢能人物。用“隋唐五代及以前之儀型”“宋代廉正節士之風尚”“元明之剛守持正清流”“清代揚清激濁之名流”等四個章節共20萬字的篇幅,深入挖掘、還原介紹了他們的生平事功,弘揚他們身上心懷家國、勤廉施政、舍生取義、清操自持等寶貴精神要素。
(圖為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黃建固向市委黨校贈送《忠廉大義》)
中山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溫春來在為該書作《序》時寫道:“作為曆史學者,我很樂意看到《忠廉大義》這類曆史讀物出版……《忠廉大義》一書,所述於史有征,文筆平實謹嚴,以‘忠、廉’為中心,呈現梅州曆史上鄉賢良吏的動人形象,在弘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體現出了促進吏治官風的時代意義。我讀後有所啟發,樂為之序。”
梅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忠廉大義》不斷鞏固和發展梅州風清氣正社會環境,教育引導黨員幹部以史為鑒,從梅州先賢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為民務實的政治本色。該書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2019年梅州市紀律教育學習月學習讀本,將於近期發放至各級黨組織供廣大黨員幹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