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千錘百煉始成鋼——堅定不移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管黨治黨
發布時間:2019-10-0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瀏覽次數:626   字號:

1949年3月,西柏坡。在成功指揮“三大戰役”、勝利召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後,毛澤東同誌帶領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啟程,踏上“進京趕考”之路。年輕的共產黨人心中燃燒著信仰,毅然在未知挑戰中踏上漫漫征途,開啟了中國曆史發展的新紀元。

2019年9月,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館前28根廊柱、19.49米高的國旗杆巍然矗立,如同高揚的風帆正待啟航;紀念館裏五部分主題展覽,鐫刻著我們黨的光輝曆程。習近平總書記其言諄諄,“曆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僅善於打破一個舊世界,而且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展望未來,中國的發展前景無限美好。”

“1949”“2019”,兩個普通的數字串連起滄海桑田、翻天覆地的70年。70年來,發生在中華大地上這場前所未有的社會革命,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而擁有最堅實的政治保證,穩健前行、蹄疾步穩,更因為中國共產黨堅定推進自我革命而具有最磅礴的進取力量,生機盎然、豪情萬丈。

黨強,國強;黨興,國興。一個政黨的堅定和成熟,與一個國家的站立和強大融為一體,在人類曆史上寫下不朽傳奇。

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忘記初心使命——

毫不動搖把黨的自我革命引向深入

最非凡的成功,不能缺乏勇氣;而最可貴的勇氣,莫過於純粹的自我革命。

革命是什麼?革故鼎新,向好、向新、向善。自我革命是什麼?刀刃向內,拿自己開刀,不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相較於革命,自我革命更需要勇氣、擔當、智慧。這種勇氣和擔當,絕不是頭腦發熱、改弦更張,而是希冀獲得永葆初心、不斷前行的不竭動力。

興衰治亂、往複循環,這一政黨政治中執政在野、上台下台的曆史活劇,從未間斷在世界各地上演。

1991年12月,一場“平靜的葬禮”將蘇聯埋葬,擁有近2000萬黨員的蘇聯共產黨傾巢之下“竟無一人是男兒”,沒有一個黨員走上街頭抗爭。蘇共垮台,最終沒有跳出“曆史周期律”的興衰輪替,原因眾多。但陷入“革別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難”的窘境,自我革命精神缺失而導致亡黨亡國,無疑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我們黨的冷靜清醒與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幾乎是與生俱來的,並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益發堅定自覺。

建黨初期,麵對黨員和黨的一些組織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以及來自“左”“右”兩方麵錯誤進行堅決鬥爭,是自我革命;長征途中,針對黨和軍隊中存在的“左”傾冒險主義、分裂逃跑主義的鬥爭,是自我革命;延安時期,通過整風對黨內存在的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進行堅決鬥爭,無疑也是自我革命。

從上海石庫門到天安門廣場,從建黨初期57名黨員到新中國成立之初的440多萬名黨員再到今天突破9000萬名黨員,當歲月更迭、場景更換、黨員結構更新,黨所麵臨的形勢更加錯綜複雜,黨所肩負的使命任務更加艱巨,各種影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動搖黨的執政基礎危害黨的執政地位的危險也大為增加。

如果說,帶領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現代化,是人類曆史上不曾有過的壯麗征程;那麼,讓一個黨員比德國等歐洲大國人口都多的大黨時刻保持初心、不斷煥發生機,同樣是一個世界級的挑戰。

靠什麼來保證初心使命永不變質、永不變色?靠什麼來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穿過歲月的風煙,“進京趕考”的畫麵浮現眼前,“兩個務必”的警言猶然在耳。黨的苦難輝煌史、新中國70周年發展史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就在於她勇於直麵各種風險挑戰,勇於直麵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斷在革命性探索和實踐中鍛造和錘煉自己,以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的社會革命。

改革開放某種意義上是我們黨又一次自我革命。

這場革命既深刻改變了中國社會,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也深刻改變了中國共產黨自身。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到全麵對外開放,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40餘年的改革開放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一些不適應現代化建設要求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與體製機製所作的自我革命。經曆這場極其深刻的自我革命,我們黨當之無愧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領導核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頑強的意誌品質,將黨的自我革命進行到底。從實施中央八項規定堅決糾正“四風”到“打虎”“拍蠅”“獵狐”,從靠紀律管全黨治全黨到紮緊製度籠子加強黨內監督,從全麵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到著力營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態……我們黨在壯士斷腕中清除隊伍中的害群之馬,在刮骨療毒中解決自身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麵存在的問題,扭轉了長期以來存在的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鬆、失之於軟的局麵。

有國外觀察家評論,“正是靠著自我革命的勇氣,靠著壯士斷腕的精神,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又一次鳳凰涅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