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施克輝:發揚鬥爭精神必須有膽有識有謀
發布時間:2019-09-20  來源:學習時報  瀏覽次數:634   字號:

施克輝在《學習時報》發表署名文章
《發揚鬥爭精神必須有膽有識有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針對性、指導性。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這個主題,分別從新時代為什麼要鬥爭、跟什麼鬥爭、怎麼鬥爭三個方麵作了深刻闡述,對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諄諄教導、殷殷囑托,為我們做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戰士指明了前進方向。

頭腦要清增強鬥爭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麵臨的風險考驗隻會越來越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我們麵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曆史性變革,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曆史性成就。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承平日久,越要居安思危,保持創業初期那種勵精圖治、艱苦奮鬥的精神狀態,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英雄氣概。當前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長期存在,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比如,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雖然取得壓倒性勝利,但還沒有取得徹底勝利。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堅定鬥爭意誌,堅決把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用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方向要明堅定鬥爭立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人的鬥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製度不動搖。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各種風險挑戰,隻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鬥爭,而且必須取得鬥爭勝利。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加強黨的建設;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全麵從嚴治黨;全麵從嚴治黨,必須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紀檢監察機關是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是因黨而生、為黨而戰的政治機關,必須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思考和行動,牢牢把握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製度這一根本方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盯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方麵的突出問題,同一切違背黨的性質宗旨的行為,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作最堅決最徹底的鬥爭。

骨頭要硬保持鬥爭銳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產生和發展、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和發展的曆程充滿著鬥爭的艱辛;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當嚴峻形勢和鬥爭任務擺在麵前時,骨頭要硬,敢於出擊,敢戰能勝;在大是大非麵前敢於亮劍,在矛盾衝突麵前敢於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麵前敢於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麵前敢於堅決鬥爭。有銳氣、敢鬥爭,源於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是指引我們堅定前行的思想燈塔,隻有理想信念堅定了,才會有“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冷靜清醒,才會有“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誌。有銳氣、敢鬥爭,源於境界情懷崇高。無私才能無畏,我們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產黨員也不能有私心雜念。有了“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情懷,才能做到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重點防範和糾正什麼,也才能在監督別人時做到底氣足、腰杆硬,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指出問題,義無反顧地唱“黑臉”、當“包公”。

本領要強講求鬥爭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各種重大鬥爭中,我們要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鬥爭過程和鬥爭實效相統一;要注重策略方法,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要根據形勢需要,把握時、度、效。同其他領域的鬥爭一樣,反腐敗鬥爭也需要有勇有謀,把握力度節奏,拿捏分寸火候,做到標本兼治。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相結合,堅持硬的一手和柔的一手相結合,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在實踐中堅持“七個看”工作法,即看違紀情節、看危害程度、看時間節點、看動機原因、看認錯態度、看一貫表現、看群眾口碑。綜合考量、慎重處置,有效提高執紀執法的精準性,把黨的“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落細落實;堅持“嚴、準、適、通、擴、用”問責“六字訣”,即態度要嚴、事實要準、處置要適度、思想要做通、教訓要擴展、處理後表現好該用的要用,既防止問責不力,又防止問責泛化,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通過這些努力,最大限度防止幹部出問題,最大限度激發幹部積極性。

磨礪要嚴夯實鬥爭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鬥爭精神、鬥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領導幹部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如何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呢?關鍵在“悟”。加強思想淬煉,重在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掌握蘊含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概括起來就是“老百姓”“政治”“黨”這六個字:讓老百姓幸福是黨的宗旨,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黨的領導。加強政治曆練,重在領悟“兩個維護”,我們必須始終做到自覺堅定具體,即發自內心、不講條件、落細落小落實。加強實踐鍛煉,重在領悟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把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堅持辯證思維和曆史思維,遵循規律推動創新,埋頭苦幹多作貢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做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戰士,必須增強鬥爭意識、繃緊鬥爭之弦,堅定理想信念、鑄牢鬥爭之魂,涵養浩然正氣、具備鬥爭之膽,注重效果導向、講求鬥爭之策,堅持學思踐悟、夯實鬥爭之基,做到弦緊不鬆、魂定不搖、膽備不缺、策明不亂、基實不虛。
  (廣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 施克輝)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