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梅州市紀委監委發布的一則通報不過短短42個字,卻一石激起千層浪:蕉嶺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溫健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這是廣東省第一個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監委主任,更是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全部完成組建後,全國第一個被查處的監委主任。
本應是黨紀國法的維護者,緣何變成接受審查調查的違紀者?本應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的人民公仆,緣何變成了依附人身關係的“門客家臣”?監委主任落馬背後的故事值得深思。
執紀者成違紀者 全國第一個被查處的監委主任
2018年7月1日出版的《中國紀檢監察》雜誌中,溫健忠以全國第一個被查處的監委主任的身份進入了“國家監察體製改革以來的N個‘第一’”當中。
溫健忠生於1969年5月,在梅州市公安係統工作將近30年,2016年6月開始擔任蕉嶺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2018年1月15日,蕉嶺縣監察委員會掛牌成立,溫健忠開始兼任蕉嶺縣監察委員會主任。然而擔任監委主任還不到3個月,就傳來了他落馬的消息。4月17日,梅州市紀委監委公開通報其接受審查調查的消息。
在2018年7月1日出版的《中國紀檢監察》雜誌中,溫健忠以全國第一個被查處的監委主任的身份進入了“國家監察體製改革以來的N個‘第一’”當中。
梅州市紀委監委的通報揭露了溫健忠“兩麵人”的真麵目。據調查,溫健忠違反廉潔紀律,違規決策辦企業;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截留、占用預算收入、虛開發票套取公款、非法使用其他機動車號牌;利用職務之便,夥同他人以騙取手段非法占有公款,涉嫌貪汙犯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涉嫌行賄犯罪;利用職務便利和影響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送款,涉嫌受賄犯罪。
據溫健忠主動交代,當下屬或社會老板等人送錢表示“意思”時,他一開始是半推半就,用“人之常情”和“工作需要”來說服自己。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金額從幾百元、幾千元到幾十萬元,“防腐拒變”的底線就這樣被衝破,一發不可收拾。僅2006—2015年間,其共收受下屬和有關業務對象所送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和明顯超出禮尚往來的禮金達50.9萬元。
2016年6月,從蕉嶺縣公安局長轉任到蕉嶺縣紀委書記後,溫健忠一度認為已經進入“避風港”“保險箱”,思想上更是放鬆了警惕,貪欲也進一步膨脹。同年8月,剛當上縣紀委書記不到3個月的溫健忠,沒有絲毫顧慮就收下了廣東某公司的董事長李某君為感謝其在擔任縣公安局長期間提供的關照而送出的20萬元。同年12月,李某君以同樣的理由又送出40萬元,溫健忠“欣然笑納”。轉崗之後,2017年5月,溫健忠再次利用職務影響,為李某君承攬建設項目向有關部門打招呼。2018年3月,他收下李某君為感謝其在工程承攬方麵提供幫助而送出的“感謝費”20萬元。
人身依附尋求上升捷徑 “攀附”越高摔得越慘
溫健忠的崛起與落幕都與一個人有重要關係——黃偉聞。
2018年4月11日,時任廣東省地質局副局長、黨委委員的黃偉聞,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此前,他曾長期擔任梅州市公安局局長、政法委書記一職。黃偉聞與溫健忠的交集也正是在這段時間。
1988年10月,溫健忠進入警隊工作,成了一名基層人民警察。1996年2月,溫健忠調入梅州市公安局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和態度,被時任市公安局長黃偉聞看到,並把他調到身邊。在為黃偉聞當馬前卒的過程中,溫健忠也獲得提攜:2006年7月,在黃偉聞的幫助下,溫健忠成了副處級幹部。
在黃偉聞幫助下,溫健忠的職務不斷晉升,溫健忠也從馬前卒漸漸變成幫忙斂財的“門客家臣”:2011—2016年間,溫健忠根據黃偉聞的要求,利用擔任蕉嶺縣公安局長職務便利,指使下屬用虛開發票等手段套取公款80萬元,交給黃偉聞使用。黃偉聞到外地學習掛職期間,溫健忠亦到當地探望,並送錢給黃偉聞使用。2009年至2016年,溫健忠另外送給黃偉聞16萬元、36萬港元、1.5萬歐元、0.5萬美元。
“腐朽靠山”終會倒,廣東省紀委監委發布通報:廣東省地質局副局長、黨委委員黃偉聞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隨著黃偉聞的違紀違法事實被紀檢監察部門掌握,溫健忠的違紀違法線索也被順藤摸出:省紀委專案組從中發現,梅州市公安局下屬企業嘉興保安押運有限公司(下稱嘉興公司)存在虛開發票套取公款、利益輸送等違紀違法問題,而違紀違法問題發生時,溫健忠正任嘉興公司總經理。隨後,省紀委監委專案組找溫健忠談話進行核實工作,並將案件線索移交給梅州市紀委監委審查調查組。隨著調查的深入,溫健忠涉嫌套取公款、行賄受賄貪汙等違紀違法問題線索逐步浮出水麵。
堅決防止“燈下黑” 紀檢監察部門不是安全島
剛進留置點時,溫健忠顯得比較沮喪,而且顧慮重重,談及自身存在的問題時格外戒備十分小心,對有關證據和事實避重就輕,妄圖通過消極對抗來逃避組織的審查調查。
回顧溫健忠案件的查辦過程,梅州市紀委監委審查調查組人員用了“心情複雜”來形容,他們既惋惜昔日的戰友沒有堅守初心,也憤慨於溫健忠違紀違法玷汙了紀檢監察幹部的形象,最終在“堅決清理門戶,以刀刃向內、清除害群之馬的決心打一場硬仗、勝仗”的工作要求下,堅定了查辦案件的信心與決心。
“剛進留置點時,溫健忠顯得比較沮喪,而且顧慮重重,談及自身存在的問題時格外戒備十分小心,對有關證據和事實避重就輕,妄圖通過消極對抗來逃避組織的審查調查。”調查組工作人員說。之後,調查組及時調整辦案思路,決定分成兩步走,一方麵是繼續深挖其違紀違法行為證據,使證據鏈形成閉環,向不開口也能“零口供”定罪方向努力;另一方麵是加強思想教育,以感化挽救其本人。
在與溫健忠的談話中,調查組工作人員著重打“感情牌”“政策牌”。除了與其談家庭,談從警的經曆和紀檢監察工作的體會外,還積極幫助他重溫黨章黨紀、學習政策法規,喚醒入黨初心,並給他點明坦白交代,爭取自首或立功表現的出路。“努力消除其對立情緒,把他的思想引入正常軌道”,調查組工作人員介紹說。
通過談話不斷深入,和違紀違法證據不斷浮出水麵,溫健忠的心理防線一步步被打開,開始交代其違紀違法問題,並在懺悔書中真情流露:“我深深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偏離了共產黨員的標準,已經蛻變為貪腐分子,對不起黨和人民,對不起家人,對不起培養我成長的組織,更對不起‘紀檢監察幹部’這個神聖的稱呼。”
案例警示
“己不正,焉能正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各級紀委要強化自我監督,自覺接受黨內和社會監督,從嚴管理好隊伍,用敢於“亮劍”的精神嚴查紀檢幹部違紀違法問題,用“零容忍”的態度解決“燈下黑”問題,不斷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嚴肅告誡:“黨內決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決不能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夥那一套,決不能搞門客、門宦、門附那一套”。
幹部的成長和職務的晉升,是黨和組織的栽培以及自身的努力,並非是某位領導的恩賜。然而,一些領導幹部信奉官場潛規則,意圖通過權錢交易、攀附權貴、人身依附走高升捷徑,再通過職務進行權力尋租、權力變現,駛入官運亨通、財源廣進的快車道。黃偉聞、溫健忠就是這樣一類人的典型代表,他們把權力當成謀私利的工具,把下屬當成任使喚的家奴,形成自認為的“圈子”“山頭”,最終毀了自己,也害了他人。
靠誰都不如靠人民,人民滿意就是幹部最大的政績。廣大黨員幹部隻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政績觀,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信仰堅定地與各種錯誤思潮作鬥爭,才能自覺抵製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的腐蝕,始終做到講規矩、守紀律,知敬畏、存戒懼。反則,理想信念動搖、底線意識淡化、思想防線鬆懈,就容易走上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的不歸路,最終吞下受黨紀國法的嚴懲的苦果,甚至可能失去人身自由、淪為階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