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弘揚焦裕祿精神 鉚足勁正風反腐
發布時間:2019-05-1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瀏覽次數:880   字號:

1964年5月14日,“黨的好幹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祿同誌因病逝世,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焦裕祿精神,成為億萬黨員幹部群眾心中永不磨滅的豐碑。習近平總書記曾5年3次視察蘭考,多次對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學習弘揚焦裕祿同誌對群眾的那股親勁、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幹事業的那股拚勁。這“三股勁”,是焦裕祿做人、為官、幹事風格的真實寫照,是焦裕祿精神的鮮明特征。

“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曆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時值焦裕祿同誌逝世55周年,全國紀檢監察係統正在按照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部署,為奪取全麵從嚴治黨更大戰略性成果、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而努力奮鬥。作為紀檢監察幹部,要進一步深學細照篤行焦裕祿精神,鉚足“三股勁”正風反腐,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鉚足對群眾的那股親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調研時強調,“心中要有群眾,眼睛裏要有群眾,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鉚足對群眾的那股親勁,就要像焦裕祿那樣“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

要轉作風、強擔當,做群眾的“貼心人”。紀檢監察幹部是黨的忠誠衛士,也是人民群眾的貼心人,既要做維護紀律的“冷麵俠”,也要做心係群眾的“柔情漢”。要把服務群眾當成政治責任,樹立可親、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要帶著感情做群眾工作,帶頭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督促各級黨員幹部轉作風、嚴紀律,使門好進、臉好看、群眾的事情更好辦。

要沉一線、摸民情,做群眾的“知心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焦裕祿問計於民,學到了治沙、治水、治堿的辦法。我們馳而不息糾“四風”,最了解情況的,是人民群眾;紀檢監察工作是否高質量,最有發言權的,也是人民群眾。我們應更多地深入基層一線,去體察疾苦、去搜集線索、去尋計問策,聽得進“牢騷話”、聽得懂“題外話”、聽得到“真心話”,拉近與群眾的距離,贏得群眾的信任。

要辦實事,解民憂,做群眾的“暖心人”。焦裕祿不顧病魔纏身,戰風沙、鬥洪澇、治窮根,始終把解決群眾的困難放在最前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紀檢監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最緊要的任務就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把“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作為極其重要的政治任務,重點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蠅貪”,深入治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堅決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讓群眾感受到紀檢監察就在身邊。

鉚足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在推進作風建設中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一抓到底

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就是總書記說的“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幹”。以焦裕祿精神為鏡子,就要以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韌勁,持之以恒抓工作。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胸懷。政貴有恒,治須有常。糾“四風”就像治理“三害”一樣,需要一茬接著一茬幹。黨的十八大以來,作風建設從中央八項規定破題,步步深入,一抓到底,取得重大成效。但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需要我們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隻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意願的舉措和機製,就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

要有一鼓作氣、鍥而不舍“釘釘子”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作風問題“要以釘釘子精神抓下去”。一鼓作氣、鍥而不舍、精準用力,才能把釘子釘實釘牢。發揚釘釘子精神,就要找準作風建設的發力點,力求措施有力、精準發力;發揚釘釘子精神,就要認準一個方向,一錘一錘敲到底,不解決問題不撒手,抓不出成效不罷休。

要有愈險愈進、百折不撓的勇氣。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在蘭考,莊稼沒收成、病魔揮不走,焦裕祿卻靠著一股韌勁,直麵困難,愈挫愈勇,闖出一條希望之路。作為紀檢監察幹部,監督有得失、執紀有風險、辦案有幹擾、“圍獵”有誘惑,需要我們信念如磐、意誌如鐵,練就金剛不壞之身,鍛造百毒不侵之體,做到關鍵時刻頂得住、遇到挫折撐得住、受到威脅經得住、麵對誘惑把持得住。

鉚足幹事業的那股拚勁,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愛拚才會贏,拚還是不拚、使出八分勁還是十二分勁,效果大不一樣。焦裕祿之所以精神永存,很重要的就是他“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拚勁。

有拚勁必須敢於擔當,不患得患失。為官避事平生恥。每當風沙最大時,焦裕祿帶頭查風口、探流沙;下雨最大時,帶頭去涉水、看流勢。幹事業沒有一帆風順的,幹就別怕,怕就別幹。尤其作為派駐紀檢監察幹部,要敢於唱“黑臉”、當“包公”,打開“一個樓裏辦公、一口鍋裏吃飯”的心結,擦亮“探頭”,站好“前哨”,該管的事得罪人也要管,該負的責任冒風險也要負,努力讓“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充分彰顯。

有拚勁必須守正創新,不僵化保守。焦裕祿信奉“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從蘭考實際出發,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對策和辦法。目前正是深化紀檢監察體製改革的關鍵時期,作為派駐機構的幹部,要努力在政治監督上聚焦、在日常監督上強化、在基層監察上延伸、在紀法銜接上發力、在監督合力上統籌,用創新來驅動派駐監督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有拚勁必須隻爭朝夕,不庸懶散慢。焦裕祿在蘭考的475天,一直在用生命跟時間賽跑。當前,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勢在必行,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刻不容緩,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推進工作,凡事該幹的積極幹、能趕的往前趕,與自己賽跑、與時間賽跑、與違紀違法者賽跑,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精氣神,書寫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新篇章。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