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完善幹部考核評價機製,建立激勵機製和容錯糾錯機製,旗幟鮮明為那些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把區分優劣、獎優罰劣、激勵擔當、促進發展作為幹部考核工作的基本任務。幹部考核具有激勵先進、鞭策落後的獨特優勢,努力把“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的要求落到實處。
近年來,廣東省堅持激勵廣大幹部在新時代勇於擔當、奮發有為,堅持教育與激勵兩手抓,積極建立激勵和容錯糾錯機製,為幹事者撐腰,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為幹事者撐腰
為鼓勵廣大幹部大膽放開手腳幹事創業,佛山市委先後出台多份政策文件,寬容改革失誤、推動擔當有為,並於2017年底在全省率先發布《關於建立健全激勵機製鼓勵幹部擔當有為的若幹意見》。
“隻有正向激勵和負麵懲戒相結合,才能更好激勵幹部擔當有為。”佛山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有問題的幹部不能放過,沒有問題的幹部也決不能遭受誣告。2018年8月,佛山市委出台《關於嚴肅查處誣告陷害信訪舉報行為的意見(試行)》,對誣告陷害行為細化認定規則,對追查分工及結果反饋、澄清保護等建章立製。
不久前,佛山市禪城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紀檢監察組組長霍耀忠在公開通報會上對反映區住房保障中心的不實舉報進行了澄清。捕風捉影、蓄意栽贓的誣告陷害信訪舉報行為,極易挫傷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佛山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查誣告陷害行為,為清白幹事者撐腰,進一步激勵全市黨員幹部、公職人員幹事創業、擔當作為。一年多來,該市共為842名受不實舉報的幹部澄清正名。
同樣的“為幹事者正名”的案例,也發生在我省其他諸多地市。
廣州市白雲區紀委監委去年曾接到多封群眾來信,反映某鎮黨委書記“有法不依、欺壓群眾”等問題,舉報者將該領導描述得“罪行累累”。經白雲區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查證後發現,該信訪舉報係反映人對政府的征地拆遷行為不理解而引發,由於其個人不合理訴求未能得到滿足,故直接給當地黨政一把手扣上了“違紀違法”的帽子。
了解清楚實際情況後,廣州市旗幟鮮明地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撐腰,通過班子會、通報會、談心交流等方式,及時為受到誣告、錯告的幹部澄清是非,最大限度消除負麵影響,讓幹部放下思想包袱。
建立容錯機製
為敢於擔當的幹部加油鼓勁,既要嚴查誣告陷害行為,也要寬容失誤。為進一步激發廣大幹部擔當作為,全省不少地區還出台關於支持改革創新寬容失誤的意見,明確了寬容失誤的適用事項、適用條件等。
2018年11月,深圳南山一家國有企業因為發生虧損,經營班子被舉報。南山區紀委監委經過縝密調查,確定管理團隊是以保值增值為目標開展經營活動,並按程序集體決策投資項目,過程中不存在腐敗行為,發生虧損更多是因為市場波動所致,因此予以免責處理。
深圳市南山區是創業高地、創新強區,社會經濟生活中不斷出現新事物,廣大黨員幹部在履職過程中需要不斷麵對新挑戰,“紅燈停”與“綠燈行”的邊界並非總是非常清晰。為此,南山區2018年在深圳市率先出台《關於落實支持改革創新建立容錯免責機製的工作指引(試行)》,明確11種容錯情形,劃清工作失誤與明知故犯、無意過失與違紀違法、探索實踐與有規不依等界限,給想幹事的黨員幹部吃下一顆“定心丸”。
新規試行後到2018年底,先後有20餘人次進行谘詢,區紀委監委對2家單位容錯申請予以免責處理。
“在定性量紀過程中,我們堅持曆史辯證和客觀公正地分析幹事創業中的失誤和偏差,綜合考慮問題發生的背景原因、動機目的、事情經過、政策依據、情節輕重和性質後果等方麵因素,認真甄別、準確研判、妥善處置。”南山區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對違紀情節輕微、認錯態度好、主動挽回損失和影響的,應以教育引導為主,予以免責;在推進重點工作、容錯審查等工作中出現失誤又確需追究責任的,采取從輕、減輕處理或組織調整;對極少數心存僥幸、隱瞞問題、拒不改錯、對抗組織的,打著改革創新和為民服務等旗號侵害群眾利益的,堅決予以立案查處。
南山區紀委監委落實容錯糾錯機製,辯證地看待幹部決策失誤和履職失範行為,為擔當作為者撐腰鼓勁,激勵了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激情。
廣州、珠海等地也先後出台了相關的容錯機製,製定出台了有關意見,為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劃出了“安全區”,讓幹事者放心。
構建新型政商關係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軟實力,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商交往的原則和形態。
早在2016年4月,廣東省就出台了《關於推動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的若幹意見(試行)》,列出政商交往“正麵清單”和“負麵清單”。
隨著意見的落地,不少地市也相應出台了更加細化的規範,讓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真正落到實處。
“裝修審批周期長,導致廠房空置,嚴重損害企業利益”;“有的網格員在巡查過程中刁難企業,搞小題大做”;“基層執法檢查項目多,有時對問題一刀切,企業提心吊膽”……
這是2018年11月8日上午,在深圳市寶安區舉辦的一場座談會,曾少強、黃爾春、林玉堂等十餘名企業家,為《寶安區加強作風建設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十項規範》(草擬稿)建言獻策,並結合自身體會反映企業運營過程中需要政府幫扶及改進的問題。會上,環保水務局、科創局、經促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就企業家的問題一一作了回應。
座談會之後不久,寶安區出台了十項規範,為政商交往樹立“標尺”,從抓作風建設入手,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既抓黨員幹部擔當作為,又對政商交往進行規範,打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
寶安區是改革開放最前沿和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區域之一,良好的政商關係,對於該區的黨員幹部幹事創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同樣是經濟發展日漸活躍的地區,肇慶高新區紀工委大膽創新、靠前服務,以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為突破口,多項措施並舉,進一步營造親商、重商、扶商的濃厚氛圍,讓政商關係既“親”又“清”。不僅先後製定了《肇慶高新區政商交往行為守則》《肇慶高新區政商交往正負麵清單》《肇慶高新區政商關係作風監督員工作聯係製度》,明確政企交往原則,劃出政企交往尺度。列出政商交往正負麵清單,使工作人員有標準可循、有細則可守。而且聘請了政商關係作風監督員,對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行政審批、行政執法等涉企公務活動中的履責情況進行監督。
2018年以來,該區紀工委開展對政商交往廉政談話提醒共404人次,在有效落實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同時,也較好地促進了營商環境的優化和改善。
對肇慶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廣東鼎湖山泉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木生由衷點讚:“希望肇慶持續優化投資環境,努力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