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紀委監委高潭紅色教育培訓班上,紀委監委幹部重溫入黨誓言
深化國家監察體製改革,目標是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監察體係。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曾經有一些聲音認為,轉隸人員身份難以適應,監察權力過大容易形成內部腐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麼管,憑什麼治?就要靠嚴明紀律。紀律不嚴,從嚴治黨就無從談起。”打造一支紀律過硬的紀檢監察幹部隊伍,是建立高效監察體製的必然要求。
監察體製改革過程中,我省紀檢監察係統由上而下強化自我監督,通過強化政治意識、堅持底線思維,讓鐵的紀律轉化為紀檢幹部的自覺遵循,為紀檢監察幹部“補鈣強身”。圍繞“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求,通過強化紀檢監察幹部思想政治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著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執紀執法鐵軍,切實提升監察體製改革實效。
多方式培訓
提升實幹能力
“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必須能擔當、會擔當,做到堅持依規依紀依法擔當,守住原則立場擔當,抓住關鍵環節擔當,敢於直麵問題擔當,善於改革創新擔當,永葆堅持原則、敢於負責的浩然正氣。”日前,在河源市紀委監委舉辦的一次“學習論壇”上,一名參加發言的紀檢監察幹部如是說。如今,“紀檢監察幹部學習論壇”已經成為河源市紀委監委修煉內功的重要平台。
類似河源這樣創新學習培訓方式,是全省各地市自發探索的一個縮影。
自全麵啟動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以來,廣東省各級紀委監委通過理論宣講、專題黨課等形式,多次組織紀檢監察幹部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理論武裝,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紮實地貫徹落實黨的決策部署。
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一些地市積極把案件審理學習融入改革試點中,提升紀法銜接效率、強化紀檢監察幹部的業務能力。
2018年9月21日上午,伴著一聲莊嚴肅穆的法槌聲,原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珠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誌明涉嫌貪汙案在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是珠海市紀委監委成立以來第一宗移交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
開庭當日,珠海市紀委監委組織60名紀檢監察幹部到法庭旁聽庭審。以公開庭審作為“以案釋法”的“實戰”教學課堂,是該市紀委監委開展紀法貫通、紀法銜接業務培訓的又一項重要舉措。
“我們在對此案進行審理時,嚴格證據標準,嚴把證據關、事實關、程序關,及時對證據薄弱環節提出補證意見,確保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這次旁聽庭審對我來說是一個檢驗自己辦案質量的過程,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談及第一次全程觀摩庭審的收獲,一位參與本案審理的案件審理室紀檢監察幹部如是說。
珠海市紀委監委組織部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庭審現場教學模式,讓紀檢幹部不斷強化法律程序意識,提高收集、固定、運用證據的能力,更好地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製度改革,不斷提高辦案質量,在工作實踐中做到紀法貫通、法法銜接。
惠州市紀委監委則堅持把紀法銜接、紀法貫通作為培訓的核心內容,創新開展“訂單式”培訓,由相關業務部門“點菜”,組織部門“配餐”,連續組織七期“促融合強本領”專題培訓班,有針對性加強對紀檢監察幹部進行憲法法律法規和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同時由班子成員分別帶領分管部門同誌組織召開“專題交流學習會”,共8400多人次參加了“全覆蓋”式培訓,開展審查調查、執紀監督的業務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與此同時,潮州市紀委監委以提高紀檢監察幹部執紀執法能力為重點,充分考慮紀法銜接在實際工作中的需要,在政治理論、黨紀法規等培訓內容的基礎上,開設貪汙賄賂類犯罪的構成及認定、查賬技巧、財務管理等課程,促使廣大紀檢監察幹部盡快適應新形勢下的新挑戰新要求。
警示教育
增強廉潔意識
去年11月25日,廣東省紀委監委召開全省紀檢監察係統警示教育大會,省、市、縣、鎮四級紀檢監察幹部同時接受警示教育。警示教育後,一些紀檢監察幹部主動到紀檢監察機關投案,坦白自己的違紀違法問題。
“市紀委領導勸告違紀違法的幹部要把握機會自救,向組織報告,爭取組織從寬處理。我感覺每一句話都像是對著我說的,深感後悔和愧疚。”就在警示教育大會後不久,湛江市檢察機關一名領導幹部到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向組織坦白了自己的違紀違法問題。
近期,湛江先後有7名黨員領導幹部在觀看或聽取廣東省、湛江市紀委監委開展的專題輔導報告後深受觸動而自首。
“自首效應”並不止於一處。
全省紀檢監察係統警示教育大會後僅僅2天,雷州市烏石鎮紀委書記莊某某主動向雷州市紀委監委交代問題。時隔2天,湛江市坡頭區紀委常委張某某也主動向湛江市紀委監委交代收受好處費的問題,當場寫了檢討書並退還了違紀款。張某某坦言,自己在參加了全省紀檢監察係統警示教育大會後,內心受到極大的震動和警醒,才鼓起勇氣向組織交代問題。
紀檢監察幹部在受到警示教育後,在“伸手”與“被抓”之間的必然性邏輯鏈的感召下,強化了廉潔意識,主動向組織坦白。
日前,已被立案審查的莊某某在檢討書中這樣寫道:“收下別人給的‘好處費’後,我每天寢食難安,擔心有朝一日會東窗事發,一直在想怎麼樣把這些錢給退了,但總是拿不定主意。參加全省紀檢監察係統警示教育大會後,我終於鼓起勇氣向組織交代問題。”
以案說紀
強化紀律意識
2018年12月5日,開平市開展新提任科級領導幹部集體廉政談話和警示教育。組織全市76名新提任科級領導幹部進行集體廉政談話,現場觀看該市兩名科級幹部職務犯罪案件的庭審錄像,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反麵典型的最大意義在於使黨員幹部能夠通過違紀違法成本和代價,舉一反三、引以為鑒,推動從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轉變。把違紀違法成本擺出來,是堅持以案治本、啟發自覺警醒的關鍵步驟。
在江門市蓬江區,該區紀委監委收集近年來發生在該區的15個違紀違法案例集中剖析,製作成30幅“正風反腐、警鍾長鳴”警示案例圖片,在區內機關、基層鎮(街)和區屬學校巡回展示,累計參觀學習6100多人次,有效達到了以案明紀、以案治本的作用。
身邊的案例,往往能起到較強的警示效果。
2018年5月,開平市蒼城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餘卓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該市在組織黨員幹部觀看學習省紀委、江門市紀委製作的警示教育片之餘,深刻剖析2018年該市紀委監委查辦的餘卓慧和梁錢安、梁坤榮兩件大案要案,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以典型案件為鏡鑒,深刻汲取教訓,切實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中山市紀委監委則結合2018年查辦的案件,編印《黨員幹部違法違紀案例警示錄》,拍攝2部警示教育片教育黨員幹部。“中山紀檢監察”公眾號權威發布38期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情況,發布5篇違紀違法黨員幹部懺悔錄,以案治本,從源頭防治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