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一以貫之推進全麵從嚴治黨
發布時間:2019-03-04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1065   字號: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全麵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抓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曆次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下團組”與代表委員共商國是時,多次對全麵從嚴治黨作出深刻闡述。

  一係列新的重要論述彰顯了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

  “全麵從嚴治黨,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根本保證”

  “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汙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複就要付出很大代價”

  “從各級領導幹部做起,從一件件小事抓起,堅決防止不良風氣反彈回潮,不斷鞏固和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

  ……

  六年來的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下團組”時就全麵從嚴治黨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論述,涉及政治生態、正風反腐、政商關係、選人用人等方方麵麵,彰顯了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

  作風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每年兩會期間都會講到的話題。201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各級幹部要轉變工作作風,牢固樹立群眾觀點,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把轉變工作作風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性。2015年3月9日,他在吉林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做好各方麵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汙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

  在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方麵,2017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壓實壓緊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督促領導幹部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關於反腐敗鬥爭,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3月6日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使領導幹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要加強對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的監督管理,徹底改變對幹部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現象。

  在選人用人方麵,2017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要以推進幹部作風轉變為抓手,全麵推進幹部隊伍建設。深入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把忠誠黨和人民事業、做人堂堂正正、幹事幹幹淨淨的幹部選拔出來。

  從作風建設到“三嚴三實”,從良好政治生態到新型政商關係,從選人用人到“關鍵少數”,從正確政績觀到領導幹部講政德……六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下團組”時就全麵從嚴治黨發表的一係列重要論述中,有不少是首次提出。

  ——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

  2018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對領導幹部講政德提出明確要求,條分縷析地闡釋了“政德”的核心要義,即“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麵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麵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麵前立場堅定,這是領導幹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幹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於人民。

  ——群眾對一些地方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現象非常反感,要認真加以解決。

  2018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對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提出明確要求,重點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現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一係列重要戰略部署,多次強調防止形式主義等問題。如,2015年6月,在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誌座談會上強調,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2017年6月,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要求,切實防止形式主義,不能搞花拳繡腿,不能搞繁文縟節,不能做表麵文章。

  ——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

  2016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委員聯組會上,首次用“親”“清”二字概括出新型政商關係:對領導幹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係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

  此前的2013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就曾告誡各級領導幹部,麵對紛繁的物質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

  ——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2014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首次提出“三嚴三實”重要論述,強調“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此後,在河南省蘭考縣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等多個重要場合,習近平總書記都重申了“三嚴三實”要求。2015年4月,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方案》,對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作出安排。“三嚴三實” 已成為黨員領導幹部修身律己的基本遵循、幹事創業的行為準則。

  從高頻詞到新實踐,全麵從嚴治黨不斷引向深入

  六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關於全麵從嚴治黨的一係列重要論述中,不乏多次強調的高頻詞。這些高頻詞背後,是黨中央一以貫之推進全麵從嚴治黨的鮮明態度、堅定決心和生動實踐。

  ——政治生態。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在江西團、吉林團,2017年在遼寧團、四川團等均談到淨化政治生態的重要性。2018年,總書記在重慶團參加審議時再次強調,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要求,是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鍛造優良黨風政風、確保改革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保障。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全麵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麵從嚴治黨成效卓著,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麵從嚴治黨的係統性、創造性、實效性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態進一步改善,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機活力。

  ——作風建設。201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就強調,“各級幹部要轉變工作作風”。此後,每一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均談到作風建設,相關要求一以貫之、不斷深化。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中央八項規定為肇始的作風建設刷新了黨風政風,淨化了社會風氣,提振了人心士氣,為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正能量。黨的十九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建設再上新台階。

  ——關鍵少數。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團談到,要突出領導幹部這個關鍵,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幹部立正身、講原則、守紀律、拒腐蝕;在吉林團談到,全麵從嚴治黨,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2018年3月,總書記在重慶團再次強調,抓住“關鍵少數”,推動各級領導幹部自覺擔當領導責任和示範責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麵從嚴治黨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既對廣大黨員提出普遍性要求,用嚴格教育、嚴明紀律管住大多數,又對“關鍵少數”特別是高級領導幹部提出更高更嚴的標準,進行更嚴的管理和監督。唯物辯證法強調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全麵從嚴治黨,既強調整體推進,又堅持重點突破,正是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籌兼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麵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蘊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我們應當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做到融會貫通、知行合一。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