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室組地’整合辦案力量,我們才得以快速查清村幹部陳某華等人的違紀違法事實。”近日,梅縣區紀委監委查處一起某村村幹部通過虛構、虛大村道工程項目,違規套取專項資金用作村委“小金庫”的違紀違法案件。該案也是該委發揮協作片區辦案機製、推動辦案規範高效的具體實踐。
近年來,梅縣區紀委監委積極推行“室組地”聯合辦案機製,將全區19個鎮(高管會、辦事處)紀(工)委、12個派駐紀檢監察組、7個紀檢監察室劃分為7個“室組地”協作片區,統籌使用片區內資源,並出台相關審查調查協作製度,實現監督執紀工作從“單兵作戰”到“協同作戰”的轉變。
在上述陳某華等人案件中,由該委機關紀檢監察室牽頭抓總,統籌掛鉤聯係派駐紀檢監察組和鎮紀委,對問題線索展開集中分析研判、分流查辦,迅速掌握了關鍵證據。
針對基層監督力量薄弱、“熟人社會”人情幹擾等難題,該委主動出擊提級查辦村級案件,打通監督執紀“最後一公裏”。去年,某鎮紀委接到省委巡視組移交的一條所轄村存在涉嫌騙取征地補償款的問題線索,但由於案情複雜,僅憑鄉鎮的紀檢監察力量很難開展工作,經該委研判後決定將該問題線索提級查辦。
“在掛鉤聯係的紀檢監察室的溝通協調和指導下,我們與片區內其他鄉鎮及相關派駐組紀檢監察幹部密切配合,高效突破辦案瓶頸,成功挽回經濟損失20餘萬元。”該鎮紀委幹部表示。
依托“室組地”協作片區,該委通過上派下掛、跟班學習、以案代訓等形式“實戰練兵”,有效提升了基層紀檢監察幹部業務能力。
今年以來,該委依托“室組地”工作模式,加大審查調查力度,處置問題線索118條,立案104件,采取留置措施2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3人,移送檢察機關2人,審查調查質量和效率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