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基層風采
清風微故事 | 村裏清理兩條長度差不多的水圳,費用為何相差兩萬元?
發布時間:2022-01-17  來源:梅州市紀委監委  瀏覽次數:1420   字號:

“組長,這個工程項目我感覺有貓膩。”2020年10月,五華縣委第三巡察組在對岐嶺鎮某村開展巡察後不久,一名財務組人員在核查工程項目中發現了疑點。

財務賬本顯示,該村於2019年1至3月先後對某片區的水圳進行了2次清理,清理長度分別為1.69公裏、1.8公裏,清理費用分別為4萬多、6萬多。

看上去隻是兩個小項目,報賬的施工合同、會議記錄、照片等材料樣樣齊全,但為何工程量相差不大,費用卻相差兩萬元?

巡察人員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所有惠民工程項目,無論項目大小,逐一到現場核查。

頂著烈日,巡察組馬不停蹄地趕到工程項目現場,沿著資料中標識的水圳長度一路查看,發現該項目標識的水圳大多雜草叢生,部分地段破舊嚴重且絲毫沒有挖掘機清理的痕跡。

巡察人員隨即帶齊相關材料來到村委會詢問相關人員。

“你們村某片的灌溉水圳有多長?”巡察人員問村幹部。

“大約2.1公裏。”村幹部回答。

“近幾年這個片區清理水圳的情況如何?”

“2017年清理了一次,2019年清理了兩次。”

“這是你村某片的水圳照片,看上去雜草很多,有些地段還比較破舊,不像是一年前清理維修過的樣子啊。”巡察人員繼續拋出疑問。

“確實是2019年那時清理過。”村幹部一口咬定,始終不願鬆口。

“這是我們向周邊農戶調查了解的情況,你先看一下?”巡察組亮出了殺手鐧。

被詢問的村幹部瞬間臉紅,支支吾吾,一時不知怎麼回答。

而後任憑巡察人員連續追問,該名村幹部始終不肯正麵回答,以“我不知道”“不是很清楚”來搪塞巡察人員。

巡察人員果斷轉變談話方式,對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消除村幹部的對抗情緒,打消其僥幸心理。

在巡察人員耐心的思想教導下,麵對一疊又一疊的調查資料,村幹部最終講出了真相:該村於2019年1至3月先後2次對一水圳的不同路段進行清理,但實際清理路段與合同顯示路段不符,村幹部先後兩次通過虛大工程量共計套取工程款3萬餘元,並進行私分。

“原以為私分的賬做得天衣無縫,沒想到還是被巡察發現了,僥幸心理真要不得。”2021年11月,五華縣岐嶺鎮某村“兩委”幹部魏某,因夥同他人虛大工程量套取公款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在談到所犯錯誤時,他追悔莫及。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