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組織對我的提醒和關心,讓我認識到我的錯誤,我一定深刻反思、吸取教訓,在今後的工作中舉一反三,不再辜負組織對我的信任與期望。”近日,大埔縣某鄉鎮一名幹部因對村銀行賬戶管理監管不力被批評教育。這是該縣紀委監委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大埔縣紀委監委堅持抓早抓小,立足監督首責,強化執紀問責,切實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糾正,綜合運用談話提醒、批評教育等方式,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推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最大限度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今年以來,全縣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共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401人次,其中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241人次,占比60.1%。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把開展常態化警示教育作為強化黨員幹部廉潔履職的重要抓手,通過開展任前集體廉政談話、觀看警示教育片、通報曝光典型案例、組織參觀廉政教育基地、重要時間節點發送廉潔短信等形式,常態化為黨員幹部敲警鍾、明底線,築牢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的第一道防線。今年來,該縣紀委監委共開展集體廉政談話110人次,通報曝光典型案例5人,組織參觀廉政教育基地2640多人次,開展新任職領導幹部廉政談話86人次。
“我們將在今後的監督執紀工作中,繼續堅持嚴的主基調,精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抓早抓小、抓常抓長,堅決築牢監督執紀第一道防線。”大埔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