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後悔,以為幾年前的事情不會被發現的,最後也躲不過那台機器的‘眼睛’。”五華縣華城鎮河子口村原村“兩委”幹部鍾某懊悔道。
2019年8月,五華縣委第二巡察組對92個省定貧困村開展巡察“回頭看”時,通過惠民信息平台數據比對分析,結合入戶核查後發現,2014年間,時任該村村委會委員鍾某,在協助人民政府落實危房改造工作過程中,涉嫌采取弄虛作假手段,以其丈夫的名義騙取該年度危房改造補助款1.5萬元。經五華縣紀委監委立案審查調查,2020年6月,給予鍾某黨內警告處分。
惠民資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幹了什麼事、效果怎麼樣、有沒有問題,都是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在五華,對村巡察中依托惠民信息平台查處“微腐敗”、守護群眾“奶酪”已成為常規動作。
圖為五華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工作人員在大數據監查分析後台進行比對排查
該縣委巡察組在開展入戶核查、查閱村賬和受理群眾信訪舉報等工作過程中,運用該平台的查詢、統計、關聯等功能,幫助快速分析廉政風險點和找到核查突破口,爭取將預測性和指向性問題鎖定為可移交和可立案的問題線索,全麵提升對村巡察質效。2019年來,五華縣委巡察組運用和借助惠民信息平台,共核查發現村幹部違規領取危房改造補助款、違規使用精準扶貧資金等涉農領域“微腐敗”和作風問題62個,線索28條。經五華縣紀委監委立案查處5件5人,追繳違紀款16.7萬元。
據悉,為在新時期監督執紀工作中進一步提高數據分析、線索排查和問題處置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2021年2月,該縣紀委監委出台《關於進一步發揮惠民信息公開平台監督作用的工作方案》,由黨風政風監督室派專員定期進入“五華縣惠民大數據監查分析”後台,通過相關信息的交叉比對,重點篩查全縣公職人員及其家屬違規領取惠民補貼等疑點數據,並在平台上向相關惠民職能部門一鍵派發核查工單,督促限期反饋查實的情況。同時,對該平台自動預警或黨風室在後台日常監查中核查發現的公職人員尤其是村幹部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建立快速受理、迅速核查、嚴肅查處的“綠色通道”,讓大數據成為微腐敗“探照燈”,確保惠民資金真正惠民利民。
“平台運行以來,累計監管惠民資金71.98多億元,當多類別的數據碰撞起來了,平台便成了會說話的‘監督員’,進一步提高巡察、初核、執紀審查工作效率。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對惠民信息平台的效能監察,並充分運用該平台開展對村巡察和大數據監查等,科學監督助力涉農惠民領域監督執紀工作從‘粗放式’向‘精準化’轉變,搭建形成線上線下無處不在的監督網絡,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