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資金存在數額大、項目多,涉及麵廣,經手人員多等特點,長期以來,既是監管難點,也是基層腐敗的重災區。如何保障每一分惠民資金落地落實,高效遏製群眾身邊的腐敗,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興寧市紀委監委運用惠民信息平台,精準監督“微腐敗”,查處多起基層幹部違規領取惠民補助的違紀行為。
去年11月,興寧市坭陂鎮紀檢監察幹部利用惠民信息平台,經大數據智能比對,查找出該鎮5個行政村有26名村幹部侵占種糧直補款的違紀行為。
“惠民信息平台查詢數據方便,提高了我們的辦案效率。”興寧市坭陂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藍小瓊介紹。
同樣,該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通過大數據比對功能,發現歐某、廖某等6名公職人員存在違規領取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問題,順藤摸瓜查處了時任黃陂鎮水利管理所主要負責人陳某工作失職問題。
據了解,去年初,興寧市不斷加強對惠民信息平台的升級改造,收集了涉農、扶貧領域、農機補貼、社保等63項的惠民信息內容,對各類惠民資金、項目,政策的執行、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錢從哪裏來,花到哪裏去,幹了什麼事,效果怎麼樣,有沒有問題? 這種“隨手監督”狀態,為各項政策落地穿上了“防護衣”,讓基層“微腐敗”無處遁形。
興寧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張彬說,通過惠民信息平台,興寧市紀委監委發現和查處了一批基層幹部虛報冒領、貪汙挪用惠民資金等問題。
自2018年以來,興寧市紀委監委運用惠民信息平台,共核查發現公職人員不符合政策領取惠民資金問題66個,問題線索33條,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人,批評教育14人,追繳違紀款34.6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