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興寧市紀委監委把線索處置工作作為提升巡察質效、增強群眾獲得感、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抓手。自2017年6月啟動巡察工作至今,已發現線索290條,立案118件118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5人,移送司法機關7人,巡察“利劍”作用初顯。
審核判斷“準”
對於巡察組發現的線索,通過組辦會商製度,對線索的動機原因、情節輕重、證據支撐等逐一分析,確保定性與事實相符。在組辦形成比較統一的意見後,及時召開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專題研判會,對照曆史背景、兼顧情理法,對線索進行再研議、再把關,切實提升線索的成案率。
移送底細“明”
巡察辦落實“一線索一台賬”,為每條線索配備唯一“編碼”,“清單”式列明移交材料種類、數量,整體“打包”移送,防止錯移漏移,便於後續跟蹤和“對賬銷號”。
辦理速度“快”
紀檢監察部門堅持優先快辦巡察移交線索,對巡察中發現的重要問題線索,及時開展初核,快速固定案件證據,提高工作效率。如在巡察坭陂鎮官陂村時,發現該村原支部書記、村委主任肖某超等5名村幹部騙取國家種糧補貼資金的問題線索後,迅速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很快查清了肖某超等人的違紀違法事實,去年6月,肖某超等5名村幹部被開除黨籍,並被移送檢察機關處理。
結果跟蹤“緊”
對移交給紀檢監察等單位的線索,落實“一月一追蹤”製度,專人負責跟蹤了解辦理部門、辦理措施、辦理進度、辦理結果。對辦理進度較慢的線索,通過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推動督促,防止巡察線索辦理“中梗阻”。至目前,紀檢監察部門已辦結184條巡察移交線索,占移交總數的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