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組來了以後,我們終於用上了更加可靠、安全的電”“解決了空巢衛生站有站無醫的怪象”“追回了25萬元的鄉村振興發展資金”......
2019年12月,全省對村巡察現場推進會在梅州召開,與會人員參觀聽取城東鎮玉水村巡察情況。
2018年,梅州在全省率先開展對村巡察。三年來,梅州對2240個村級黨組織實現巡察全覆蓋,監督“探頭”向村一級“神經末梢”全麵延伸,一批痛點、難點、熱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據統計,目前,梅州對村巡察已發現問題22091個,移交問題線索1674條,立案查處822人,黨紀政務處分711人,移送司法機關24人,推動解決民生實事586件。
巡出真問題:
因村施策 2240個村(社區)分類推進
“組長,這個工程項目我感覺有貓膩。”2020年10月,五華縣委第三巡察組對岐嶺鎮某村開展巡察,在核查該村工程項目中發現了疑點。
財務賬本顯示,該村於2019年1至3月先後對某片區的水圳進行了2次清理,清理長度分別為1.69公裏、1.8公裏,清理費用分別為4萬多、6萬多。
兩個項目報賬的施工合同、會議記錄、照片等材料樣樣齊全,但為何工程量相差不大,費用卻相差兩萬元?
經巡察組調查發現,該村水圳共2.1公裏,僅在2017年維修過300米,其餘1.8公裏未動工維修,且在2019年該水圳根本沒有維修清理,報賬用的工程合同是假的,照片也是套用2017年清理維修水圳的。
巡察結束後,該線索已按照有關程序移交紀檢監察部門。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村級監督力量薄弱,農村黨員幹部微腐敗易發多發,直接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大埔縣委巡察辦工作人員開展入戶核查。
梅州下轄八個縣(市、區),共有2240個村(社區),不僅點多分散,情況更是千差萬別,如何精準巡出真問題?
梅州堅持分類指導、因村施策。在巡察入駐前,全麵梳理分析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信訪量等情況,結合是否列為省定貧困村、是否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是否存在黑惡勢力等要素,將全市2240個村(社區)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問題較多村,約占總數的30%;第二類是問題一般村,約占總數的30%;第三類是問題較少村,約占總數的40%。”梅州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靶向施策,形效並重。按照規定,梅州對問題較多村采取市委提級巡察、縣級常規巡察、巡鎮帶村、專項巡察等方式開展重點巡察;對問題一般村、問題較少村由各縣(市、區)整合鎮街力量,采取“縣委統籌、異地交叉、一托N”的方式開展常規巡察。
梅縣區委巡察辦工作人員開展進村入戶核查工作。
在基層,“熟人社會”是監督一大難題,如何破解?梅州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梅江區采取“三個排查”,即緊盯重點項目、排查重點資金,圍繞疑點詢問關鍵人、排查重點人群,針對補貼對象走訪左鄰右裏、排查重點問題的方式開展巡察;梅縣區開展異地交叉巡察,最大限度減少人情幹擾,防止“巡不深、察不透”;平遠縣將巡察內容分解為10個大項、55個小項,對村開展“清單式”巡察,精準發現問題。
在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相統一下,梅州巡察全市2240個村(社區)黨組織共發現問題22091個。
巡出獲得感:
立行立改 推動解決民生實事586件
“巡察組來了以後,我們終於用上了更加可靠、安全的電。”談起中行村多年來懸而未決的用電難問題終於得到有效解決,村民易老伯豎起了大拇指。
事情回溯到2019年,平遠縣委第四巡察組對中行鎮中行村開展對村巡察時,該村群眾反映矮地村民小組等8個村民小組存在用電高峰期經常斷電和電壓不穩定的問題。
整改後,中行鎮中行村村民用上了穩定的安全電。圖為巡察組聯合相關負責人檢查村中變壓器建設情況。
據村民介紹,這一問題已存在20年,卻遲遲得不到解決。
原來,當初政府投資興建小水電時動用了該村集體土地,為回報村民的支持,當地電費一直低於市場價。農網改造時,部分村民擔心農網改造後會提高電價,導致意見不統一。再加上該鎮水電管理所負債經營等原因,農電改造一拖再拖,久而未決。
隨著村民生活用電與日俱增、供電線路老化,用電不穩、斷電等問題日益突出,不僅威脅著村民的用電安全,更是讓村民苦不堪言。
了解到事情原委後,巡察組及時將問題反饋給中行鎮黨委。在巡察組協調督促下,鎮黨委、村“兩委”成立網改工作領導小組,迎難而上,主動作為。
在巡察推動下,中行村8個村民小組近300戶村民已全部簽訂《用戶承諾書》,同意進行農網改造。其中兩個村民小組已完成農網改造,其他仍在推進中。
黨的群眾工作關鍵在基層,重點在農村。對村巡察開展以來,梅州始終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作為主攻方向,把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作為關注焦點,深入查找黨組織建設、惠農利農政策落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麵的突出問題,推動立行立改、真改實改。
金山村位於蕉嶺縣南磜鎮中部,轄7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21戶,人口453人;全村總麵積13.79平方公裏,耕地麵積434.17畝,是名副其實的“小村”。
2020年5月,蕉嶺縣委第三巡察組入駐金山村,在查閱金山村賬目時,意外發現一張私人老板借村裏25萬元的借條,這明顯不符合財務管理的相關規定。
巡察組第一時間約談了村裏的財務、理事會成員、村“兩委”成員和相關鎮幹部。經了解,該款項是上級部門下撥給金山村用於鄉村振興發展的專項資金,金山村理事會卻擅自將該款項以計息作為利潤的形式於2019年4月12日借給在該村投資漂流項目的老板,但直至巡察組到來,私人老板仍未支付給村裏一分錢利息。
在掌握具體情況後,巡察組向金山村發出了《立行立改通知書》,最終順利將25萬元借款追回。
“希望理事會這回真的好好規劃、認真商討,把錢合規合法用對地方、投在有收益的行業,真正用好鄉村振興發展資金,壯大村集體收入,造福人民群眾。”一村民在得知金山村鄉村振興發展資金在巡察組的督促下被追回來時激動說道。
“對村巡察根本目的就是幫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著力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全麵從嚴治黨就在身邊。”梅州市委巡察辦負責人說,對村巡察開展以來,梅州已推動解決民生實事586件。
巡出高質量:
以案治本,做好巡察“後半篇文章”
巡察效果好不好,關鍵在於狠抓整改落實,做好巡察“後半篇文章”。
2018年梅州一舉鏟除了盤踞江南新城一帶10多年的三角鎮上坪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梁義章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犯罪團夥。
三天後,梅州市委第四巡察組對上坪村進行提級巡察,指出上坪村存在村集體“三資”管理違規違法、履行全麵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到位等19項突出問題。
梅州堅持鎮村同責、鎮村同改,實行向鎮、村黨組織同步反饋,層層傳導壓力。在此次對村巡察整改中,督促三角鎮、上坪村黨委嚴格對照巡察組列出的“問題清單”,製定整改措施,建立台賬,明確責任人,切實擔起整改主體責任。
巡察整改後的上坪村村務公開透明,圖為村民查看村務公開欄。
梅州堅持邊巡邊改、立行立改。針對上坪村村賬監管形同虛設的問題,梅州成立清查小組對“三資”和征地拆遷補償、補助等情況進行全麵清理。並積極開展基層蹲點調研督查工作,廣泛收集民情民意,了解群眾訴求,推動多年受阻的客都大橋東端線順利通車,並新建黨建長廊,改造約亭頂公園,加裝太陽能路燈……
為進一步鞏固以案治本成效,梅州市紀委監委對梅江區下發《監察建議書》,要求認真查漏補缺、建章立製。同時形成《透過梁義章係列案分析梅江區政治生態》調研專報,為梅江區政治生態“號脈”。
經專項督查推動,梅江區對現有製度進行全麵梳理評估,建立完善重點製度60多項,進一步壓實了管黨治黨責任。
巡察整改後,三角鎮上坪村黨建長廊已成為黨員群眾學習黨建知識的主陣地。
經過數年來整頓,上坪村由軟弱渙散村變成了黨建先進村、從“梁義章自治”變成村民自治,一大批民生實事問題及時得到有效解決,實現了由“黑”到“紅”的轉變,重新凝聚了民心。有村民自發寫感謝信,感歎“黑暗上坪又光明了”。
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對村巡察以來,梅州針對巡察發現的財務管理、“三資”管理、工程建設等方麵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督促縣鎮開展專項治理,修訂完善管理製度,從源頭上進行規範,進一步強化村級權力監督,增強基層治理實效。
至目前,梅州對村巡察共發現的22091個問題中,有18849個已整改,整改率達85.3%,製訂完善製度文件3378項,彰顯了巡察震懾治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