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年初,我市確定了2015年十件民生實事,其中包括34個具體項目,涉及提高保障底線民生、推進教育公平均衡發展、提高醫療衛生保障水平、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優化生態環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完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提高城區交通便民水平、加強公共法律服務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內容。如今時間已過半,各項民生實事項目建設進展如何?本報“民生一線”欄目今起推出“關注十件民生實事”係列報道,敬請讀者垂注。
昨日,記者從市府辦督辦室了解到,至6月底,34項任務已提前完成8項,其餘任務正有序推進,基本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量過半”。其中,“提高保障底線民生”這一民生實事包含的5項任務中,已提前完成4項,另外一項也正按計劃推進中。
為更好地保障城鄉老年居民基本生活,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和省政府有關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標準政策的要求,我市將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列入今年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中。據了解,今年3月,我市已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從每人每月8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95元,並補發了自2014年7月1日以來的差額部分。6月,我市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從95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00元,從今年7月1日起按新的標準按時足額發放。目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已從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00元。
同時,在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和孤兒保障等3項保障底線民生方麵的任務也已完成。至6月底,我市城鎮和農村低保補助人均月補差水平從334元、148元分別提高到375元和173元,五保對象供養標準提高到所在縣(市、區)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並對1至5月未達標月份進行了補發。孤兒集中供養水平從每月1150元提高到1240元,分散供養水平從每月700元提高到760元。
此外,“殘疾人生活津貼從每年600元提高到1200元,重殘護理補貼從每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這項實事正按照計劃推進中。目前,省預撥資金8082萬元、市配套預撥資金553萬元均已下發各縣(市、區),縣級配套資金4160萬元已全部落實。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對各縣(市、區)上報的補助對象名單進行審核並公示,並於7月底前將名單報省殘聯。(記者嚴海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