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正在用先進的醫療設備給患者做手術。(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平遠縣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入貫徹大衛生大健康理念,不斷深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有序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較好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並取得新成效。
醫療改革成效顯著,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
“以前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都跑去縣醫院,因為那時候真的不太敢相信衛生院的醫療水平。這兩年鎮衛生院醫療條件越來越好,看病方便又省錢,醫生護士的服務態度也很好,就不用特地去縣裏了。”近日,60歲的村民王誌堅因慢性胃炎在石正鎮中心衛生院就診後,對鎮衛生院的變化讚不絕口。
“前段時間有個高血壓病史的72歲患者王叔因呼吸困難達2小時來到我們衛生院就診,入院後給他做了心電圖檢查並立即將檢查圖像上傳至醫共體總院,經總院劉洪清主治醫師會診,患者得到進一步救治。”石正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淩國軍告訴記者,得益於縣域醫共體建立的“基層檢查、縣級診斷”診療模式,在鎮衛生院設有聯合會診室,患者拍片檢查後難以確診的通過遠程醫療平台就可以為患者帶來上級專家的診斷結果和治療方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縣級專家的診療服務。
石正鎮中心衛生院的變化是平遠縣持續深化醫改、不斷完善基層醫療體係、提高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群眾就醫滿意度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平遠縣持續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建設,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為抓手,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紮實推進“萬名醫師下鄉”工程,深入基層一線指導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整改提升活動,圍繞加強“軟硬件”建設,本著軟件不軟、硬件更優的標準,著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確保落地見效,使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除了鄉鎮衛生院醫療環境服務水平的提高,平遠縣依托醫共體總院,不斷做實做優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由縣級醫院專家作技術指導,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護士、公共衛生醫師和村衛生站鄉村醫生三個層級組成45個家庭醫生團隊,達到行政村全覆蓋,通過家庭醫生定期上門服務、簽約服務對象預約服務、開展健康大講堂,將疾病預防、診療、健康指導等醫療健康服務延伸至城鄉居民家中,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家庭醫生”式服務的目標。
提升縣級醫療水平,為群眾撐起健康保護傘
在平遠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一台新進救命機器——飛利浦最新一代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DSA)安裝調試完畢即將投入使用。“這台設備用途比較廣,正式投入使用後我們將用於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周圍血管疾病等介入診療。”平遠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林柏青介紹說,DSA血管造影機可以說是一台救命的機器,能夠精準快速為患者爭取救治時間。對於危重的急性心梗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血管越早開通壞死的心肌就越少,生命得到挽救的幾率就越大。這台新設備的投入使用,可為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實施冠脈介入治療,開通閉塞血管,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為患者贏取搶救“黃金3小時”,它就是全縣人民的心血管守護神器,使廣大患者不出縣就能享受到省、市級一流的診療服務。
“目前我們的設備已經安裝完成,待通過環保部門進行檢查、評估和認可程序後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林柏青告訴記者,平遠縣人民醫院在今年3月18日成立胸痛中心,他被醫院委以重任,擔任醫院胸痛中心醫療總監,負責心血管內科心髒支架介入治療項目工作,該項目將於今年年底前啟用,將進一步縮短高危胸痛患者的救治時間,提高全縣心肌梗死救治水平。
據了解,平遠縣新投入1億多元更新升級縣級醫院醫療和信息化等設施設備,著力打造心血管內科、骨科、康複科等臨床重點專科,加快胸痛中心建設,全麵完成12間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服務內涵建設,129間公建村衛生站實現規範化運營。“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優化診療服務流程、改善群眾就醫體驗,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敢看病、能看病、看得好病,讓群眾不生病、少生病、少生大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安全、有效、經濟、便捷的醫療服務。”縣衛生健康局黨組成員陳德金表示。(記者 吳輝燕 張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