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部分市民有心理上的困惑,出現了焦慮、緊張、過度擔憂、煩躁不安等應激化情緒。市第三人民醫院專家提醒,處理恐慌情緒也是抗疫的重要一環,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釋放身體內隱的壓力,從而更好地提升身體的抗壓能力和免疫力,順利渡過這次疫情的衝擊。
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古小紅認為,首先要維持正常規律健康的作息,多喝水,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戒煙限酒,避免吃過多的油炸熱燥的食物。同時要做好家居清潔工作,定期清潔、勤通風。“不信謠不傳謠,保持正向思維。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眾,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古小紅說。
“當人處於應激狀態時,身體也會跟著感到不適,比如睡不著覺、吃不下飯、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看到網絡上一些負麵信息後對未來生活產生失控感,對疫情何時結束感到坐立不安等。”古小紅提醒,廣大市民要正視自身的焦慮情緒,同時要懂得釋放身體內隱的壓力,可以通過適當的體育鍛煉來釋放情緒。此外,還可以通過手機等通信工具保持與親友、同學、同事間的聯係,減少孤獨感和無助感,提供彼此的心理支持。“若情緒持續兩周感到不適,不能自己調節,應盡快到專業醫院就醫或谘詢。”古小紅說。
記者了解到,為舒緩一線醫務人員壓力,緩解廣大市民的焦慮情緒,市第三人民醫院開通了24小時公益心理熱線0753—2355640,為廣大醫務人員和市民提供心理健康疏導服務。(記者丘佳溢見習記者李烜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