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相交之際,陣雨連連。日前,記者驅車來到梅龍高鐵中鐵十二局集團2標項目何公塘隧道,機械轟鳴的施工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80多名高鐵建設者日夜奮戰在施工一線,與時間賽跑,全力推進項目進程。
何公塘隧道內,工人正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施工作業。(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注意控製鋼架間距!”“午後下了一陣雨,注意清潔路麵。”狹長的隧道裏,中鐵十二局2標項目部總工程師李廣濤在幾個點位間來回奔忙,不時通過對講機與隧道外同事聯係。他說,所有的工序都要做到無縫銜接。
“何公塘隧道全長4864.75米,是梅龍鐵路全線重點控製性工程之一,是整條鐵路貫通的重要節點。作為全線最先施工無砟軌道的標段,經過大家的努力,何公塘隧道工程進度沒有落後。”走出隧道後,李廣濤的後背已完全被汗水浸濕,衣衫上滿是塵灰。“完全可以用精雕細琢來形容。” 李廣濤介紹,高鐵的平穩行駛依賴於平坦的軌道,因此無砟軌道施工工藝十分重要且嚴格。
“首先要進行基麵的清理,然後測量放樣、綁紮鋼筋,再安裝底座和限位凹槽模板,之後進行混凝土澆築和養護。”李廣濤掰著手指頭一一向記者介紹,單就一個軌道板調試來說,必須先粗調,然後配合全站儀高精度的校準進行精調,每一段軌道板的標高和位置誤差不超過2毫米,遠遠望去,仿若一塊板子鋪到底。由於工序較多,無砟軌道施工已經進入24小時倒班作業階段。“我們實行三班倒,機器不停歇,工人們不間斷,保質保量、爭分奪秒。”李廣濤說。
“何公塘隧道圍岩多變且地下水發育,施工難度大,我們采取成套機械化作業,突破了多個技術難點。”李廣濤向記者舉例說明,項目使用三臂鑿岩台車進行開挖作業,每個工作麵的作業人員大幅度減少。而隨著工程進度的不斷推進,三臂鑿岩台車適用於兩台階法和全斷麵施工,在圍岩複雜多變的情況下,每月平均進尺150米至180米。
此外,他們還在精準實施爆破控製上攻堅。“我們項目團隊著力從技術製度上壓實管理責任,強化工作考核,全麵掌握每一次爆破情況,在充分優化爆破和支護體係的基礎上,實施混凝土澆築。”李廣濤表示,每一次爆破施工都會直接影響到後續混凝土澆築,爆破的範圍、爆破的平整度、爆破後的沉降情況都要進行細化分析,充分實現精準調控。他們通過炮檢製度,組織現場技術人員全麵檢查開挖斷麵,控製開挖麵大小,嚴格控製超前挖,力爭一次精準爆破到位。
“接下來,我們將集中優勢資源,持續抓好剩餘工程,積極尋求解決難題的最優方法與最佳途徑,為施工生產提供有利作業麵,掃清後期施工生產障礙,加快附屬工程建設,全力以赴完成既定目標。”李廣濤說。(記者 丘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