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p下载ios  > 熱點問題回應 > 市政
暢通城市運行“生命線”
江南新城中環路等道路管廊項目開足馬力加快推進——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9-08-19 09:39:53  瀏覽:-
字號:


江南新城中環路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現場。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連誌城 攝)

綜合管廊將電力、通信、燃氣、給排水等各種管線集於一體,有利於解決城市“拉鏈路”和空中“蜘蛛網”等問題,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因此,梅城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備受市民關注。記者日前從施工方了解到,該項目正開足馬力加快推進,預計中環路年底前將實現全線貫通。地下管廊是如何建設的?記者近日走進中環路等施工現場一探究竟。

“五步走”破解施工難點

“建設地下管廊要分五步走。”梅州華建公司副總工程師陳昌文介紹說,首先要進行支附柱施工,往地下挖出密集的坑槽並往裏麵搭建鋼筋、澆築混凝土,形成圓柱形的支柱。緊接著建設維護結構,拉開地下施工的框架,然後才進行土方開挖、管廊結構施工和路麵施工等係列工序。

據施工方介紹,中環路東接世界客都大道,西接三角跨線橋和梅州大橋,全長3.18公裏,規劃建設路幅50米,雙向六車道。項目計劃投資7.8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4.1億元,計劃在今年底前基本建成。

管廊建設幾乎都在地下施工,做的是“裏子”工程,麵上很難察覺施工進度、工程難點。中環路管廊項目建設究竟難在哪裏?

陳昌文告訴記者,首先,節點就是難點。中環路管廊項目需要建設包括跨線橋和隧道在內的眾多節點,極大地增加了施工複雜性。同時,中環路人流車流密集,交通壓力較大。尤其是三角圓盤處於國道及城市主幹道節點,因此建設期間交通疏解壓力非常大。其次是管廊內部結構複雜、施工工序眾多。中環路綜合管廊屬於幹線管廊,三艙設計,截麵麵積52平方米、長12.85米、寬4.05米,其交叉節點為2-3層結構。而跨線橋和隧道位置還涉及到橋廊、隧廊合建。每道工序隻能按順序逐步進行,工程複雜性不言而喻。

“不具備同時全麵開工條件也是施工的難點和工期較長的重要原因。”嘉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一是受征地拆遷影響,三角跨線橋施工所需土地到今年4月才全麵拿出。二是受管線遷移影響。該項目位於新老城區交接處,涉及通信、電力、燃氣、原水管等管線100多條,溝通難度大,到去年底才遷改完成。三是受交通疏解影響。為確保交通出行,必須分段施工,不能同時開工。因此,中環路建設隻能采取“分段實施、分段圍蔽、分段放行、錯位施工”的辦法,分為世界客都大道至電信紅綠燈段、電信紅綠燈至三角跨線橋段等4個區段施工。

主要道路管廊年底建成

記者在中環路一處施工工地看到,炎炎烈日下,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施工方負責人表示,目前正開足馬力,實施24小時交叉施工,預計年底前實現中環路全線貫通。“作為嘉應新區起步區的重要連接線,中環路貫通後,將實現梅縣新城、芹洋半島和江南新城‘三城’互聯互通。”嘉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道路管廊建設是城市提質擴容的重要一環,嘉應新區正朝著打造“三宜”城市範例的目標大踏步前進。

記者還了解到,江南新城主要道路管廊預計也將於年底前基本建成。各路段節點明確了竣工時間表,其中世界客都大道東段過水箱涵約130米段在9月底前通車;東彙城管廊節點計劃在9月底前全麵完成;彬芳大道市市場監管局至白天鵝賓館段8月底前通車,彬芳大道北段在11月底前通車;206國道三角圓盤至機場圓盤段東邊在8月底前通車,西邊在9月底通車,機場圓盤至灣下隧道段在11月通車;中環路劍英公園大道節點在9月底前完成,實現劍英公園大道全線通車;三角跨線橋建設11月底前完成。

江南新城規劃建設道路共36條、總長35公裏,地下綜合管廊共11條、總長20.2公裏,配套總控製中心一座,總投資約35億元。目前,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28億元,約占總投資額的81%,已建成道路16.8公裏,管廊13.9公裏,劍英公園大道、華南大道、安康路、吉祥路等19條(段)新建道路已建成通車。芹洋半島已建成道路9.8公裏、管廊3.2公裏,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拉開了嘉應新區起步區的城市架構。 (記者 嚴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