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p下载ios  > 熱點問題回應 > 教育
我市文旅部門持續擦亮客家山歌“進校園·育新苗”活動品牌
春風化雨育新苗 精心澆灌促成長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12-20 13:49:10  瀏覽:-
字號:

梅州市文化館“客都藝術公益課堂”暑期培訓成果文藝展演。(市文化館供圖)


  近年來,我市文旅部門依托客家山歌傳承推廣,不斷豐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實踐活動,持續擦亮梅州客家山歌“進校園·育新苗”活動品牌。如今,越來越多中小學生都能吟唱客家山歌,不斷湧現出優秀的山歌“新苗”。

  溫潤土壤“育新苗”

  梅州市客家山歌幼苗班已連續舉辦14屆,培養了1300多名優秀學員,在國內外客屬地區獲得廣泛讚譽,同時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踴躍報名,每屆報名人數均超過400人。

  目前,客家山歌幼苗班分暑期班和一年製班,暑期班學員經考核後,每年篩選出40人進入一年製班,在一年製班中,將有10至15名優秀苗子能夠進入梅州市少兒藝術團深造。同時借助重大節慶彙演等平台,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充分展示才藝的機會。

  此外,為讓更多熱愛客家山歌的小朋友得到學習客家山歌的機會,市文化館從2011年起在城區開拓了梅縣區新城中心小學、麗群小學等教學試點,由市文化館培訓老師、提供教材、輸送教學模式,廣泛培養山歌苗子。現已舉辦13屆培訓班,培訓小山歌手7000餘人次。培訓班和幼苗班發揮強大“造血”功能,持續為客家山歌“進校園·育新苗”特色品牌提供動力源泉。

  汲取營養“潤新苗”

  今年,市文化館全新推出公益性全民藝術普及新品牌“客都藝術公益課堂”,內容包括音樂、攝影、文學等,自2月底開課以來,共計舉辦33期,1600餘人次受惠。市文化館組織開展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建設傳統技藝展示暨客都藝術公益課堂暑期培訓活動,開設少兒創意泥塑、少兒版畫創作、少兒篆刻班、客家山歌、客家箏等課程100場,培訓學員2000餘人次。公益課堂和培訓活動的成功舉辦,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我市文旅部門通過外出演出、內部比賽、教學采風活動、觀摩演出,以及到文化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訪問等方式,讓“新苗”在體驗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客家文化,從而不斷激發未成年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立足實踐“壯新苗”

  從剛開始的害羞膽怯轉變為在舞台上的熠熠生輝,眾多“新苗”不斷在多樣化、高品質的平台上得到實踐曆練,最終用亮眼的舞台表現展示著他們一路的成長蛻變。

  成績的背後,是我市堅持“先示範、後推廣、再普及”原則,推進客家山歌“進校園·育新苗”共同努力的結果。通過采取試點學校培訓等方式,先後深入市藝術學校、東山中學、化育小學等12所學校開展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劇培訓和演出。截至目前,累計共開展了230次客家山歌和山歌劇授課、示範表演,參與人數達1.41萬人次。

  內部“造血”、外部“輸血”為客家山歌“進校園·育新苗”活動品牌增添了發展“雙翼”。我市文旅部門通過劇場展演、“非遺進社區”等方式持續開展線上惠民展播和線下惠民展演,截至目前,已累計演出190餘場,受惠觀眾累積超161.3萬人次。(記者 楊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