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葉劍英紀念園等市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開展紅色研學實踐教育活動,通過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讓他們重溫崢嶸歲月;抓住傳統節日、重大曆史事件紀念日、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日子,開展一係列以思想品德教育等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動員廣大學生參與“人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當時代新人”教育活動,使中小學校形成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
近年來,梅縣區教育局以“三個三”( “三個抓好、三個注重、三個堅持” )大力推進全區中小學校思政課建設,把思政課融入學生活動中,把“大思政課”上到學生心坎上,教育引導青少年更加自覺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促進學生形成科學的“三觀”。
提高教育質量
推進隊伍建設專業化
“同學們,我們經曆了一個史上最長的寒假,在新的一學期裏,我們要把握春光、不負年華……” 今年春季開學,梅縣區各校校長們紛紛開講“開學第一課”,讓學生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梅縣區切實做到“三個抓好”(抓好隊伍建設、抓好培訓提升、抓好陣地建設),提升學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為做好學生的引路人,近年來,梅縣區累計投入2500多萬元,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全麵提升教師素質。
此外,梅縣區通過“葉劍英基金優秀教師”和各級各類優秀教師評選機製,大力實施“名師工程”,對“名校長”“名教師”等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獎勵,並通過建設梅縣區教師發展中心,全力推進全區思政課建設工作。
拓寬教學場所
推動思政教育“創新多元化”
“同學們,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謝晉元紀念館,八百壯士的故事大家之前有了解過嗎?” 梅縣外國語學校的師生們通過這次在謝晉元紀念館的研學實踐活動,更加堅定了弘揚謝晉元英雄堅苦忠貞,為國奉獻的精神,在新的時代展現更加青春活力、努力上進的風貌。
在梅縣區,各中小學校圍繞“三個注重”(注重理論育人、注重活動育人、注重實踐育人)和“三個堅持”(堅持開足課程、堅持用好教材、堅持加強教研)做好思政教育,讓思政育人的效果進一步得到提升。各學校不僅注重理論育人,如每學期開學第一課均由校長講授思政課,依據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實踐,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的理解與把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學校還依托各種“活動日”“活動月”,結合思政課、班會等,開展一係列以思想品德教育等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品質。同時,充分利用升旗儀式時“在國旗下的講話”,廣泛開展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等實踐體驗活動,使學校形成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師生思想政治道德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同時,依托本區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因地製宜開展研學教育,並不斷拓展研學實踐基地,開展未成年人研學、紅色教育等,讓學生在研學旅行中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感受光榮革命曆史,感受改革開放偉大成就。
近年來,梅縣區各學校還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優化教育管理、創建品牌特色等方式,如大坪鎮中心小學的“三雅”教育、扶大憲梓中心小學的“日行一善”教育等,努力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通過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學校文化品質,引領學生全方位發展。這也是梅縣區全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努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隻有將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把思想政治課上成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今後,梅縣區教育局將加強思政課的社會實踐,鮮活思政課的教學內容,讓廣大學生在豐富的德育活動中感受思政課的豐富內涵,達到思政課教育效能最大化。”梅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廖玉芳 通訊員 溫錫良 溫正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