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p下载ios  > 熱點問題回應 > 教育
“對症下藥”緩解開學綜合征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2-02-14 10:31:23  瀏覽:-
字號:

  長假過後,有部分學生在開學一周到兩周內會患有不同程度的“開學綜合征”,出現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故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厭學、嗜睡等問題。如何解決上述問題,讓孩子快速收心進入學習狀態呢?這成了擺在許多家長麵前的一道難題。近日,記者采訪了相關專業人士,為廣大家長、學生支招緩解“開學綜合征”。

  家長:提前幹預、耐心引導是關鍵

  “通常孩子有‘開學綜合征’的原因主要是假期作息不規律,每天看電視、打遊戲、刷視頻、晚睡,學習環境有變化、擔心學習跟不上、在學校裏人際關係緊張。”學藝中學心理谘詢室主任房苑萍建議,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孩子所出現的問題,相對應地從生活習慣、學習方法和人際關係三個方麵幫助孩子進行狀態的調整。

  房苑萍認為,緩解“開學綜合征”最好的時期,往往是開學前一周,家長可以在開學前一周幫助孩子調節假期“放縱”的生物鍾,模擬開學節奏。“比如上學日需要早上7點起床,那麼在模擬開學節奏的第一天可以早上8點起床,第二天則早上7點45分起床,第三天是7點30分,以此類推,逐步將作息調整到和學校作息時間一致。”

  在調整學習方法方麵,房苑萍建議,家長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摒棄“唯分數論”的錯誤觀點。家長可與孩子共同擬訂新學期計劃,把孩子新學期要讀哪些書籍、以誰為標杆、需要重點拓展哪些知識、要家長怎樣配合等內容一一納入學習計劃,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消除假期後的盲目感。其次,家長還應鼓勵孩子多運動,在學校多與小夥伴一起玩耍,幫助孩子融入集體,體驗集體活動樂趣,以更好的身心狀態迎接新學期。

  房苑萍說,一般開學數周後,孩子會逐漸適應學習生活,身心不適的狀況會逐漸減輕、消失。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適當加以引導,但不要操之過急。當然,如果症狀確實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緩解,家長首先可以與學校老師取得聯係,必要的時候可以谘詢學校專職心理教師,甚至要到專業的心理治療機構及時就醫。

  學生:作業別欠賬、多點積極心理暗示

  “假期裏,很多學生因為觀看電視劇、玩網絡遊戲而熬夜,晚睡晚起,生物鍾錯亂,甚至還有不少人因為前期不夠自律,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寒假作業‘欠賬’太多,便產生焦慮情緒,在開學前幾天開夜車補寒假作業,這種情況很容易產生‘開學綜合征’。”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多數學生假期以休息、娛樂為主,以學習為輔,假若家長沒有過多幹預,開學前,學生對電視節目和遊戲往往意猶未盡。此時,學生要接受家長的意見,主動克製自己,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查一查哪些作業需要完善,哪些知識還模糊,及時請教同學和老師。

  作業完成後,可以複習舊知識,預習新學期知識,讀一些有用的書籍,以此進行開學前的熱身。開學後,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課堂上,為防止精神開小差,要耳、眼、手、腦、口並用,要認真地聽、細心地看、積極地想、仔細地寫、按要求去讀,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3.jpg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此外,該負責人還建議,學生們可用“SWTC”法調節情緒,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即第一步是STOP——停,在遇到負麵情緒時,要停止情緒的擴展,可通過閉眼深呼吸放鬆自己,再花一分鍾的時間回憶一件美好的事情;第二步是WRITE——寫,可拿出日記本,將自己不安、害怕、憂慮、憤怒等負麵情緒寫下來,並寫下此刻讓你最困擾又無法解決的問題;第三步是THINK——思,回憶一個自己曾經成功解決問題的經曆(學習或生活),通過回憶成功時的自信感受,激活自己的內在力量,告訴自己:我有能力解決問題,我一定可以渡過當下難關;第四步是CHANGE——換,可再拿出自己寫下的小紙片或日記本看看,換種思路,帶著積極的、自信滿滿的力量,重新再思考下解決問題的方法。(記者吳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