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互動交流 > 結果反饋
關於公開征求《2023年市十件民生實事初步遴選項目(征求意見稿)》意見的情況說明
來源:梅州市財政局  時間:2023-01-16 11:33:05  瀏覽:-
字號:

  根據《yabo88 關於印發市十件民生實事辦理工作程序規範(試行)的通知》(梅市府辦〔2021〕17號),由市政府辦公室通過梅州市人民政府官網征求社會公眾意見。2022年12月23日至12月26日期間,共收到4條意見。根據征集到的意見,我局轉給市直相關部門進行研究,現將部門意見回複如下(見附件)。

  專此說明。

  


梅州市財政局

2023年1月10日


  附 件:

序號

來源

意見內容

部門回複

1

官網留言

家裏有老人重病殘疾,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這類農村低保補差金應該再提高,根本不夠一半的家庭支出,更不用說教育醫療的支出

綜合采納。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和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納入2023年市十件民生實事,民政部門一直在抓好落實此項工作。


一、每年我市均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標準。2023年十件民生實事初步遴選項目中關於2023年提高低保、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的製定是根據省民政廳關於城鄉低保最低標準的有關通知要求,統籌考慮我市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經過充分論證和科學測算的。


二、實施臨時救助。困難群眾在按政策納入低保、特困等保障範圍的同時,根據《梅州市臨時救助實施細則》規定,符合“因家庭成員遭遇火災、交通事故等以外事件,突發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因生活必須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條件的,可以向當地政府申請臨時救助,進行紓難解困。


三、對符合教育、醫療、住房等救助條件的,困難群眾可以向教育、衛健、住房等部門申請專項救助。

2

官網留言

我爸當軍醫跟退役後複員回來當鄉村醫生多年,上次應該是13年時市委市政府說有補助退休金發,鎮上村上有叫他去申請,還連叫他寫材料申請三次,卻沒下文?第一次申請說條件最符合,第二次又說是符合,第三次直接沒下文?我想問問共產黨就這樣對待我父親這樣一個退役退休軍醫,且複員回來後兢兢業業的鄉村醫生。

屬於個人問題訴求,與征求2023年市十件民生實事初步遴選項目意見無關,不予采納。


關於個人問題訴求回複如下:從2013年1月1日起,給農村已離崗接生員和赤腳醫生發放生活困難補助。補助對象:(1)具有廣東省戶籍;(2)2012年12月31日前離崗;(3)截至2012年12月31日,男性年齡滿60周歲、女性年齡滿55周歲;持有有效的農村接生員或赤腳醫生證明文件。早期從事農村接生員或赤腳醫生工作,離崗後進入機關、事業單位或企業工作,且已享受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待遇或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不得享受補助。我市農村已離崗接生員和赤腳醫生發放生活困難補助申報工作已於2014年3月結束,全部錄入“廣東省赤腳醫生和接生員管理係統”。同時,已跟該群眾電話溝通,並建議他向當地區衛健主管部門谘詢。

3

官網留言

真誠支持第二、三、七、九條。此外,希望加大對困難家庭尤其是患有較嚴重疾病家庭的關懷和幫扶力度;加強對農村尤其是經濟較落後農村的人居環境治理工作,不斷提升村容鎮貌、強化農村環境衛生意識。

綜合采納“加大對困難家庭尤其是患有較嚴重疾病家庭的關懷和幫扶力度”意見。


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和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納入2023年市十件民生實事,民政部門一直在抓好落實此項工作。


對於嚴重疾病家庭,低保政策作出了相關規定。根據《廣東省最低生活保障製度實施辦法》《廣東省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和生活狀況評估認定辦法》等規定,對有重病成員的困難家庭或個人納入保障範圍作出了具體規定:“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以及3級、4級智力殘疾人和精神殘疾人......可以單獨提出申請,參照上述方式確定保障對象”等。根據《梅州市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實施細則》,“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中的重病患者(當地規定的重特大疾病患者)......單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


針對因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的,根據《梅州市臨時救助實施細則》,可以向當地政府申請臨時救助,進行紓難解困。同時,困難群眾也可在當地政府協助下,向衛健、醫療保障部門申請醫療救助。


民政正與醫療保障、衛健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共享信息,進一步掌握因病致困的家庭基本信息並進行監測,以此來加強對各級民政部門的業務指導,提高家庭經濟綜合評估的準確度,對符合條件的納入保障範圍,確保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綜合采納“加強對農村尤其是經濟較落後農村的人居環境治理工作,不斷提升村容鎮貌、強化農村環境... ...”意見。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未納入2023年市十件民生實事,但我市一直在抓好落實此項工作。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特別是關於全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今年來,我市全麵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以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回頭看”、村莊清潔行動和“美麗梅州·美好家園”城鄉環境提升行動為抓手,鞏固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果,全麵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接下來,按照省有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根據《梅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鞏固提升已取得的工作成果,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

4

官網留言

建議政府部門能夠真真做到民生實事,而不是中央、省的政策性事件,很多還是往年至今的實事,難道每年都在重複上級的政策為民生實事嗎?梅州存在較多小而實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可能市領導的宏觀世界我們小市民可能不懂,但是現提出來的民生實事有些更顯得虛無縹緲或者說就是該部門本身的工作職責,同民生實事無特別關聯,而且並不能夠真實反映民生現狀,因為至少從表麵上來看是這樣的。

與征求2023年市十件民生實事初步遴選項目意見無關,不予采納。


關於遴選原則和流程方麵的回複如下:堅持辦好十件民生實事,是市委、市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重要舉措。


2023年市十件民生實事的遴選過程中,牢牢堅持以下原則:一是與中央和省惠民政策相吻合;二是與各級財力相匹配,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三是群眾關注、惠及麵廣、操作性強、實用實效。同時,廣泛收集了各縣(市、區)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意見建議,征求了市人大、市政協以及部分“兩代表一委員”意見,並通過報紙、網絡等途徑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聚焦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已聯係電話號碼159XXXXX117群眾,該群眾答複未曾在官網留言。